昨日,59岁的乔建国像往常一样,在王城公园的牡丹花圃里忙碌着。看到记者,他掸了掸衣角的灰尘,说:“这不,第40届牡丹文化节越来越近了,我们正抓紧剪枝、松土,观测大棚温度、湿度变化和牡丹生长情况,确保4月1日牡丹盛开。”
第三届洛阳牡丹花会开幕式 兰河 摄
昨日,59岁的乔建国像往常一样,在王城公园的牡丹花圃里忙碌着。看到记者,他掸了掸衣角的灰尘,说:“这不,第40届牡丹文化节越来越近了,我们正抓紧剪枝、松土,观测大棚温度、湿度变化和牡丹生长情况,确保4月1日牡丹盛开。”
作为一名园艺技师、牡丹班班长,乔建国已在王城公园工作了38个年头。1985年年初,他被调到王城公园草花班,正赶上筹备第三届牡丹花会。
乔建国说,作为牡丹花会的发源地,王城公园一直备受赏花游客青睐。第三届牡丹花会跟前两届一样,举办时间是4月15日至25日,开幕式也在王城公园举行。开幕当天,公园里彩旗招展、宾客如云,还放飞了火红的气球。
“那时候,王城公园的面积不大,只有东西两个大门;牡丹的品种也不多,有姚黄、魏紫、赵粉、洛阳红等二三十个品种,但是花开得很艳。”乔建国回忆道,满园牡丹怒放,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娇艳欲滴、楚楚动人。
第三届牡丹花会期间,每天都有大量游客前来赏花,在牡丹花池边“打卡”拍照,与牡丹仙子合影留念,其中不乏很多外国人。
乔建国告诉记者,当年4月初,他就和草花班的6名同事一道,按照提前设计好的图纸,用万余盆草花摆出假山、亭子、拱桥、小船等景观造型。
在王城公园正门前,他们用一串红、雏菊等草花摆出“喜迎第三届洛阳牡丹花会”几个大字,还将三色堇、非洲菊等草花多层次摆放在四周,吸引了很多游客拍照留影。
乔建国说,那些色彩鲜明、搭配别致的草花,是从1984年11月开始在园内大棚里慢慢培育的,主要用来衬托牡丹的雍容华贵,给公园的景色锦上添花。草花景观造型做好之后,他们还要定期对草花进行养护,两三天浇一次水,保证土壤水分充足,使其茂盛艳美。
“新入职那年的牡丹花会令我印象深刻。”乔建国告诉记者,“后来看报纸我才知道,第三届牡丹花会期间,洛阳共接待游客228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3722人次。在当时,真是一场盛会!”
3年后,乔建国被调到牡丹班,开始进行牡丹栽培、养护。这些年,他和同事们一起进行反季节育花,建造遮阳篷和制冷棚,利用化学药剂和生物调节剂延长花期,并通过科学的栽培和管理,提升牡丹的培育和观赏效果。
乔建国感慨道:“每年只要看到游客在自己引种、嫁接、培育的牡丹跟前拍照,或者夸赞‘这牡丹好漂亮啊’,就有一种自豪感、使命感油然而生。”(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仝景菁 通讯员 张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