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洛阳红”,是牡丹家族中唯一以洛阳命名的品种。1983年4月初,我出生在王城公园的牡丹园中。
洛阳红(资料图片)
我叫“洛阳红”,是牡丹家族中唯一以洛阳命名的品种。1983年4月初,我出生在王城公园的牡丹园中。
记忆里,我刚出生不久就成了王城公园的明星。那段时间,王城公园每天有数万人涌入,听长辈们说,这个数量比平时多了成百上千倍。最让我骄傲的是,这些人似乎都是来找我的,他们站在我的面前,仔细打量着我,然后跟我合影。同时,我也认真观察着他们,从他们的笑容和话语中感受快乐。
我最好的朋友叫“牡丹仙子”,她是一尊雕塑,虽然比我晚生几天,个头却比我大多了,足有5.25米高,就立在我所在的牡丹园中央。我还记得“牡丹仙子”出生那天,洛阳市专门为她举办了庆典,为她揭下了红绸盖头。
当时,牡丹园里150余种5000余株牡丹簇拥着雍容华贵的“牡丹仙子”,每天到此合影留念的人总是排成长队,让摄影师忙得满头大汗。也是从那时起,“牡丹仙子”成为洛阳的标志性符号与形象代表,走进了几代人的记忆。
那段时间,洛阳手工艺品厂制作的绢质“牡丹仙子”也在王城公园展出。两个婀娜多姿的大型绢质“牡丹仙子”在电动装置带动下左右转身,两旁还有8个小型绢质“牡丹仙子”,这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艺术作品,赢得现场观众啧啧称赞。
后来,我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成了明星。原来,1983年4月15日,首届洛阳牡丹花会在王城公园开幕。花会首日约有16万名游客赏花,其中约8万名游客前往王城公园。首届花会共计10天,接待来自7个国家(地区)和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游客250万人次。我记忆中的那些外国面孔,有来自日本冈山县的女排队员,也有世界盲人福利会主席多琳娜等。
自此,牡丹花会成为洛阳每年的“保留节目”,吸引了无数海内外游客来洛赏牡丹芳容、谈合作事宜。也是从那一年起,我们牡丹大家族的兴旺发展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戚帅华 刘嘉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