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春,洛矿党委在厂内发出号召:试制2.5米双筒提升机。
还有一次,3.2米立车上的车刀质量出现严重问题,提升机大齿圈加工时卡了壳。车刀是苏联专家茹拉鲁廖夫设计的,他说:“你们中国人刚开始搞工业,能干成这样已经很不简单了。这个工艺是载入我们国家百科全书的,不可能有问题。”
研制提升机期间,焦裕禄在这条长板凳上睡了50多天 (资料图片)
焦裕禄坚持说:“可现在刀具连着坏了好几把,这样干下去,在‘五一’前生产出提升机的计划就要落空了。”
茹拉鲁廖夫笑了几声,说:“要在这么短时间内研制出提升机,简直是异想天开。”焦裕禄十分生气,但他还是平静地说:“中国人生产提升机绝不是异想天开。”
焦裕禄与工人仔细琢磨,把刀头角度进行改动,收到奇效。改进后的刀具,加工一个齿轮圈只用10个小时,足足省了6个小时。为了让苏联专家承认他们研制的新刀具,焦裕禄在车间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刀具比赛,茹拉鲁廖夫看得心服口服,向焦裕禄竖起了大拇指。
就这样,在设备不全、原材料和零部件奇缺的情况下,焦裕禄带领工人刻苦钻研,仅用时3个月,就研制出了新型双筒提升机。后来,这台提升机配备给了观音堂煤矿。这台额定使用年限20年的机器,一直坚持服役49年,始终表现出良好的性能。(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李三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