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您看到是本栏目的最后一篇文章,我们为您介绍的是龙门石窟展厅的优填王造像。这尊造像线条简单、造型简朴,展览中也许不会一下子吸引到您,它背后的故事却十分精彩。
展品小档案
◎展品名称:优填王造像
◎年代:唐代
◎形制:石质造像,高114厘米
◎简介:最初的一种释迦牟尼雕像,也是龙门石窟自开凿以来所见的极富印度乡土色彩的佛教造像
今天,您看到是本栏目的最后一篇文章,我们为您介绍的是龙门石窟展厅的优填王造像。这尊造像线条简单、造型简朴,展览中也许不会一下子吸引到您,它背后的故事却十分精彩。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全国的石窟寺中,除了龙门石窟和巩义石窟寺,其他石窟寺中几乎看不到这种造像。在中国的石窟寺中,龙门石窟的优填王造像开凿时间最早、数量最多,这也是龙门石窟造像中一个独特的景观。
优填王造像,并不是优填王本人的造像,而是他为释迦牟尼造的像。作为天竺桥赏弥国的国王,优填王笃信佛法。释迦牟尼成道后,曾为其母摩耶夫人说法,一去三月不归。优填王十分思念,便请目连尊者带着工匠,将释迦牟尼的形象用牛头旃檀木雕刻下来带回,从而制作成世界上第一尊释迦牟尼雕像。这尊用旃檀木雕刻的释迦牟尼造像也成了佛教最初的偶像,被称为优填王造像。
优填王造像唐初开始在龙门石窟出现,至今在龙门石窟一共有70余尊该造像。龙门石窟的这些优填王造像,高度在100厘米左右,是目光蒙眬、神情木讷的跣足式坐佛,身着通肩式袈裟,薄衣贴体,躯干彰显,具有南亚热带气候下土著居民典型的服装式样特征。
优填王造像的图像传入我国很早。东汉初期,汉明帝刘庄派往天竺求法的蔡愔,就曾把优填王造像的图像带回洛阳,但当时没有流传开来。直到唐代玄奘大师从天竺取经归来,在带回国内的佛像中,就有一尊优填王造像。玄奘回到长安,谒帝于洛阳,从此优填王造像便在洛阳传开。
归国后,玄奘法师曾两次回到故乡洛阳弘扬佛法、改葬双亲,尤其是第二次在洛阳,时间将近一年,“发誉腾声”,且有“婆罗门上客”相随逐。
据专家考证,龙门石窟发现最早的优填王造像,为唐高宗永徽六年(公元655年)所刻,这一年正是玄奘归国后的第十年。由此推想,玄奘归国而返乡,极有可能在洛阳弘扬天竺佛教艺术。龙门石窟自初唐以来造像雕刻风格突然显示出释迦故国的情调,是否受玄奘大师弘法影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优填王造像在东汉时从天竺传入我国,唐代玄奘西行天竺归来,优填王造像在洛阳传开,龙门石窟也成为最早、最多建造优填王造像的石窟。岁月流逝,优填王造像在龙门石窟保存至今,这些造像的遗存,清晰地印证了佛教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发展的脉络。
这些优填王造像大部分位于龙门西山宾阳洞与敬善寺之间及附近的崖壁上,如果您到了龙门石窟,不妨留意找寻一下吧。(记者 李砺瑾 通讯员 黄超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