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三大石窟联展为何在洛阳举行?展出的文物是如何“走”进博物馆的?联展为洛阳带来了什么?昨日,记者采访了此次联展主办单位的相关人士。
开栏语
“丝路华光——敦煌、云冈、龙门石窟艺术联展”日前在洛阳博物馆开展,吸引了众多游客参观。为了更好让大家了解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提升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从今日起,本报开设《走进三窟联展感受丝路华光》栏目,为您讲述这次联展背后的故事。
“丝路华光——敦煌、云冈、龙门石窟艺术联展”让洛阳再次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原本在洞窟里的文物是如何“走”进博物馆的?
敦煌的壁画修复师在为复制壁画补色
首次三大石窟联展为何在洛阳举行?展出的文物是如何“走”进博物馆的?联展为洛阳带来了什么?昨日,记者采访了此次联展主办单位的相关人士。
三大石窟联展在洛举办,既有时代背景又有现实意义
在20日举行的敦煌、云冈、龙门三大石窟研究院院长共话石窟保护研究学术沙龙上,敦煌研究院院长、研究员赵声良的一句话代表了3家石窟研究院院长的心声。他说:“最近一段时间,文物考古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关注,这让我们感到责任重大。”
“三大石窟联展这次在洛阳举办,既有时代背景,又有现实意义。”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史家珍说,去年8月和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前往敦煌和云冈进行考察,这对广大文物工作者是莫大的鼓舞,也让大家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此次联展在洛阳举行,还有一个重要的现实原因。史家珍说,3家石窟研究院成立时间都在半个世纪以上,一代代文物工作者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贡献了自己的青春,也积累了许多学术成果,今年恰逢龙门石窟申遗成功20周年,借此机会,龙门石窟研究院邀请敦煌研究院和云冈石窟研究院来洛举办联展,就是想以展览为向外界展示的窗口,既能让广大游客欣赏到三大石窟的精妙之处,又是一次学术成果的集中展示。
出身世家的敦煌壁画装裱师随行来洛
虽然三大石窟举办联展的时机已成熟,但那么多珍贵的文物从遥远的甘肃以及山西运过来并不容易,敦煌研究院的布展领队高万东押车千里而来,为了文物和展品安全,吃住都在车里。
敦煌研究院工作人员付华林说,为了这次联展,他们9月底就进场施工布置,开展前一天晚上还在做最后的完善工作,为了让展览呈现最好的效果,此次来洛的还有敦煌的壁画修复师、装裱师及讲解员等。
此次敦煌展厅的策展人、敦煌研究院艺术研究部部长娄婕,拿着颜料盘,一点点对复制洞窟进行补色完善,精益求精。
16日下午,离联展开展仅剩两天,在敦煌展厅等比例复制的第285窟里,记者看到一名壁画修复师和一名装裱师正在工作。装裱师叫李小刚,来自一个装裱世家,他的父亲李复在19岁时,就已经是赴敦煌临摹壁画的张大千的专职装裱师。3年多时间里,李复跟着张大千在敦煌石窟间奔走。张大千临走想带走李复,但李复选择留在敦煌,这一留就是一生。李小刚和哥哥继承了父亲的手艺,成了敦煌壁画临摹不可或缺的装裱师。
展览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联展开展前3天,记者在洛阳博物馆看到,3个展厅仍在紧张布展,文物还没有陈列出来。随后,记者从洛阳博物馆了解到,因为展厅楼板承重的限制,本来计划展出的一些体形较大的石质造像(如一些高达两米的佛像)此次无法展出。
对此,史家珍说,他认为这次展览还有提升的空间,接下来龙门石窟研究院会对展品陆续调整,将龙门石窟更丰富的研究成果展示到中外游客面前,让大家不虚此行。
“这次展览具有里程碑意义。”史家珍说,它为以后的石窟文物的展览摸出一条路子。今后,龙门石窟会举办更多国内外的巡展,龙门石窟的文物和最新研究成果会继续“走”出去,讲好龙门故事,讲好洛阳故事,同时也是讲好中国故事。
史家珍认为此次三大石窟联展也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数字技术打破了石窟作为不可移动文物的空间壁垒,让敦煌、云冈、龙门三大石窟首次“聚首”,向外界呈现一千多年前的模样。3D打印技术更是让观者可以触碰历史,感受历史。用浙江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李志荣的话来说:“三窟联展是数字化带来的可能性。”
数字技术,让原本在洞窟里的石质造像文物,成为可触摸、可感知的载体,拉近了人们与文物之间的距离,也让人们享受着信息时代带来的福利和惊喜。(记者 李砺瑾 实习生 尚渊椋 通讯员 王青茹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