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的历史文化是洛阳最有价值、最具潜力的优势资源,也是最值得向世人展示的宝贵财富。
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 记者 曾宪平 摄
厚重的历史文化是洛阳最有价值、最具潜力的优势资源,也是最值得向世人展示的宝贵财富。
近年,我市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出新,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加快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在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上奋勇争先,擦亮了“古今辉映、诗和远方”的城市名片。
洛阳牡丹瓷博物馆内牡丹花“盛开” 记者 曾宪平 摄
“东方博物馆之都”建设持续发力
在3月的阳光下,洛阳牡丹博物馆项目建设现场一派忙碌景象。不久的将来,这座牡丹专题博物馆将建成开放,为我市“东方博物馆之都”建设添彩。
博物馆作为人类文明记忆、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载体,承担着记录过去、反映现在和启发未来的重要使命。打造“东方博物馆之都”,是我市加快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着力打造文化旅游升级版的重要举措。
近年,洛阳“东方博物馆之都”建设持续发力,应天门遗址博物馆、洛阳契约文书博物馆等一批博物馆建成开放,吸引大批游客前去参观。目前,我市已建成各类博物馆、纪念馆77座,门类齐全、特色鲜明,藏品独具魅力,文物陈列新颖丰富,形成了主体多元、富有活力的博物馆体系。
因疫情闭馆期间,洛阳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等纷纷通过在线直播,为疫情中的“游客”提供“云春游”体验。一件件展陈在博物馆的文物精品,以“见屏如面”的方式生动地展示在更多人面前,向大家展示了古今辉映洛阳城的魅力。
今年,我市将在已有77家博物馆、纪念馆的基础上,在建、续建18家博物馆,打造15家精品博物馆,建成3家“实体+数字”博物馆,确保博物馆总数超过100家,让屹立在河洛大地上的博物馆群成为古都洛阳的文化新地标,隆起洛阳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的文化脊梁。
游客在洛邑古城欣赏汝阳刘毛笔制作技艺展示 记者 鲁博 摄
大遗址保护展示,让历史“活”起来
“‘应天门’好气派,每次经过都忍不住要拍张照。尤其是晚上的3D激光投影秀演出,特别震撼。”提起家门口的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博物馆,市民张晓刚忍不住点赞。
应天门始建于公元605年,先后历经隋、唐、五代、北宋4个时期,沿用523年之久,是隋唐洛阳城宫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时朝廷举行重大庆典与外交活动的重要场所。2019年9月,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与隋唐洛阳城宫城区的明堂天堂景点、九洲池景点形成了“四点一区”的格局,深受市民和来洛游客欢迎。
隋唐洛阳城遗址保护展示,是我市大遗址保护的一个缩影。从夏代开始,先后有13个朝代在洛阳建都。这些朝代在如今洛河沿岸、东西不足50公里的范围内,留下了二里头、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洛阳故城和隋唐洛阳城等5座都城遗址。这些大规模遗存,见证着灿烂的河洛文明,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重要物证。
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如今,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建成开放;偃师商城保护展示三期工程顺利开展;汉魏洛阳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初具规模,宫城格局逐步显现;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项目正加快推进……随着一项项保护展示工程的抓紧建设,一大批湮没于地下的遗址正逐渐展示在世人面前,延续着千年古都的文脉。
游客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内进行互动体验 记者 李卫超 摄
书香花香辉映,品味“诗和远方”
这几天,在中国国花园、王城公园,部分牡丹已经悄然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去观赏。
徜徉在古都洛阳,低头是牡丹,抬头可能就会与一座城市书房不期而遇。游客在赏花之余,还可以走进城市书房,参与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在书香花香交融中品味“诗和远方”。
牡丹瓷、牡丹画、牡丹刺绣、牡丹花茶……走进洛邑古城,以牡丹元素创作的“洛阳礼物”随处可见。除此之外,古城里还集聚了2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业态,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医药、曲艺民俗等都拥有一席之地。依托于此,洛邑古城的研学旅行也十分火爆。
花开九洲池 记者 曾宪平 摄
近年,我市持续在“融”字上下功夫,坚持用文化的理念支撑旅游,用旅游的方式发展文化,着力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通过梳理融合理念、找准融合业态、发挥融合效果,我市打造了卫坡村、倒盏村、天心文化产业园等一批文旅融合新亮点,积极推动文化体验游、乡村民宿游、休闲度假游、工业遗产游、康养体育游等新业态发展。
此外,我市还积极在推进“全域游”上下功夫,融合好“水”“绿”“文”“业”,让洛阳全域既有高颜值又有好气质。在唱响“四季歌”上下功夫,围绕春季的牡丹文化节、夏季的消夏避暑节、秋季的河洛文化旅游节、冬季的春节和元宵节等节点,推出时令性强的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让游客一年四季都能游在洛阳。
如今在河洛大地上,文化和旅游产业正通过新的理念、新的模式、新的业态“融在一起”,描绘出“诗和远方”新画卷。(洛阳日报记者 朱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