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汶川地震已过去多年了,但对亲历者来说永生难忘。日前,来自汶川的羌族小伙朱远志求助于本报,要寻找2008年汶川地震时给予他无私帮助的洛阳恩人王志。他说,这场地震灾难,除了让他感受到意外发生时的恐惧,更让他感受到陌生人雪中送炭的温暖。十年来,他一直有个心愿,就是找到恩人。
寻找恩人的朱远志(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虽然汶川地震已过去多年了,但对亲历者来说永生难忘。日前,来自汶川的羌族小伙朱远志求助于本报,要寻找2008年汶川地震时给予他无私帮助的洛阳恩人王志。他说,这场地震灾难,除了让他感受到意外发生时的恐惧,更让他感受到陌生人雪中送炭的温暖。十年来,他一直有个心愿,就是找到恩人。
忆相逢:危难之际,“洛阳大哥”倾囊相助
朱远志的家在四川省汶川县萝卜寨索桥村,这是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地震,萝卜寨距离震中仅5公里。当时距高考仅剩不到一个月时间,上高三的朱远志正积极备考。
地震发生之后,房子倒了,学校毁了,可书还得读,20岁的朱远志擦干眼泪,白天在村口一边放牛一边读书,夜晚就和家人挤在临时帐篷里休息。他记不清大大小小的余震发生过多少次。“余震来了,我就躲起来,等这一阵儿过去了,我就接着放牛、看书。”朱远志说。
萝卜寨位于山坳里,这里通往外界的山路都断了,在大伙儿的努力下,终于抢修出一条小道。
朱远志至今难忘就是在那个时候遇到可亲可敬的“洛阳大哥”王志的。
那一天,朱远志正在村口放牛,因为前方道路中断,一辆军车停了下来,一个穿迷彩服的战士下车走了过来。经过攀谈,朱远志得知这名战士叫王志,比他大5岁,是一名军车司机,来自河南洛阳。此次参加救援,部队临时营地位于原阿坝师专。
“他细心地询问我村里的灾情,肩膀上和胸前的徽章非常耀眼。”朱远志说,他告诉王志,他正在复习功课,准备参加高考,家里十几口人的粮食快吃光了。王志听了,立即跑回车上搜罗了一番,将所带的七八斤压缩饼干和火腿肠都拿出来送给他,勉励他好好读书,要相信家园一定会重建。
断联系:电话号码丢失,他找不到“洛阳大哥”了
从王志手中接过救命的食品,朱远志泪流满面。“他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大哥哥,特别亲切。”朱远志说,对于王志的雪中送炭,他不知道该怎么表示感谢,就赶回数里外的家里,将母亲农闲时绣的鞋垫拿了出来,跑回来送给了王志。按照当地的风俗,送鞋垫代表真切的心意。
朱远志说,这双鞋垫原本是母亲准备日后送给儿媳妇的进门礼,但他那时已顾不了那么多,只想把最珍贵的东西送给“洛阳大哥”。王志再三推辞,后来看到朱远志急得快哭了,他才勉强收下。
临走时,王志给朱远志留下了一个电话号码,告诉他日后若需要帮助就拨打这个号码联系他。后来,朱远志不慎丢失了那张写着电话号码的小字条,就这样,他和王志失去了联系。
那年高考,朱远志考上了西华师范大学,毕业后回到汶川工作。时光飞逝,家乡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一变再变,可朱远志寻找“洛阳大哥”的愿望从未改变。
盼帮助:若您认识参加过汶川救灾的王志,请联系我们
上网发帖、托人打听……这些年,为了寻找“洛阳大哥”,朱远志能想到的办法都用了,但始终未能如愿。他联系本报,希望能够在洛阳主流媒体的帮助下找到“洛阳大哥”。
“如果找到王志大哥,无论多远,我都要去和他见面。”朱远志说,他想请王志再到萝卜寨看一看,重建后的家园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我还想再送给他几双我们的羌绣鞋垫,表达我心中深深的感谢。”他说。
王志出生于1983年左右,身高1.7米以上,原驻洛铁军师某团司机,2008年曾到汶川参与抗震救灾。您若认识王志,或能为朱远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请拨打电话65156112联系我们。(洛阳晚报记者 王若馨 实习生 王可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