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面对危险,自己一步步克服,走出困境;有的人则耍起小聪明,将不好的事情推到他人身上。成语“涉危履险”说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有的人面对危险,自己一步步克服,走出困境;有的人则耍起小聪明,将不好的事情推到他人身上。成语“涉危履险”说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东汉桓帝时,荆州的朱盖叛乱,先攻下桂阳郡,又开始攻打零陵郡。当时,东汉名将度尚被调回京都洛阳,桓帝于是任命他为中郞将,让他率领步兵和骑兵两万余名,征讨叛军。
度尚集结各郡的地方军队,联合讨伐,大破叛军,被朝廷任命为荆州刺史。
然而,部分残余叛军逃到了苍梧郡,被刺史张磐率军击败,这些叛军又跑回荆州境内。度尚虽然作战神勇,却在处理这件事时犯了糊涂,他担心叛军跑回荆州会成为他剿匪不利的证据,于是上书朝廷,把残余叛军说成是从苍梧郡流窜过来的盗贼。
朝廷因此追究张磐的过失,把他征召回洛阳,囚入监狱几次审问。当然,被诬陷的张磐始终不认罪。
不久,桓帝大赦天下,张磐却坚决不肯出狱。狱卒问他:“皇上赦免了你的罪过,你为什么不肯出狱呢?”
张磐回答:“先前叛军造反时,我身披铠甲,涉危履险,讨伐叛军,残军像鸟儿一样逃回荆州。度尚怕我报告给皇上,就抢先诬陷我,让我进了大牢。如果我现在出狱,不等于承认自己有罪吗?”
狱卒把情况报告给桓帝,桓帝下诏将度尚征召回京,度尚和张磐在朝廷上当面对质,结果度尚理屈词穷,终于还了张磐清白。
成语“涉危履险”出自《后汉书·度尚传》:“磐身婴甲胄,涉危履险,讨击凶患,斩駗(zhěn)渠帅,余尽鸟窜冒遁,还奔荆州。”指经历险阻才渡过难关。(记者 寇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