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隋唐洛阳城考古发掘出的第一座宫阙遗址就是应天门,这里曾是朝廷举行重大国事庆典和开展外交活动的地方,功能类似现在的北京天安门。武则天称帝等仪式都在应天门城楼上进行。
千余年前,这个“天安门”是什么样子?据史料记载,应天门是一处规模宏大、气势壮观的建筑群。
应天门曾多次易名
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随着隋东都洛阳城的营建,宫城正南门应天门一并完工。应天门自隋代建成,一直使用至宋末金初。在500多年间,应天门多次被毁建。初建时,应天门叫则天门,王世充据洛称“郑王”时,将则天门改称顺天门。李世民攻占东都洛阳后,因嫌其太过奢华而用火焚之。唐初,该城门重建后又改称则天门。唐睿宗时,李旦因避其母讳改其名为应天门。
市文史学家赵跟喜说,应天门是隋唐时政治斗争和历史变迁的见证。公元690年农历九月初九,武则天改唐制称周,她的登基大典就是在当时的则天门举行的。同时,她颁布诏令,特赦罪犯,大酺(pú,欢聚饮酒)天下。武则天还在这里接见四夷使节,举办国事活动。
应天门南与隋唐洛阳城郭城南门定鼎门遥望,中间为里坊区,由天街相连,天街两侧种有柳树,风景秀丽。
韩愈有诗云:“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赵跟喜说,这首诗说的“天街”就是应天门前的天街。
建筑群宏伟壮丽
20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曾对应天门遗址进行勘察;20世纪80年代发掘出应天门门道基石、城门洞与城台墩基;20世纪90年代探明应天门的阙形制为三出阙。考古人员据此判断,应天门是以门楼为主体,两侧辅以垛楼并向南伸出阙楼,中间有廊庑连接的建筑群。
应天门遗址平面呈“凹”字型,下部墩基东西长约120米,南北宽约60米,城门进深约25米。在这样的墩基上建起高约35米的城门,其雄伟程度让人叹为观止。
考古人员发掘发现,应天门城门遗址大致分为早晚两期。早期城门遗址残存有墩台、门道、隔墙、东西飞廊、东西垛楼、东西两阙等遗迹;晚期城门遗址即文献所记载的五凤楼遗址,残存有墩台、门道、东西飞廊、东西垛楼、东西两阙及东西马道等遗迹。
在隋唐洛阳城宫城内轴线西侧,考古人员还发现应天门遗址北侧有两排立砖,立砖南部有用小鹅卵石砌成的长约13米的排水沟,立砖和排水沟东面还有一石制柱础。
考古人员据此推测,隋唐时期的应天门有完整的排水系统。应天门上还有两重观,上写“紫微观”,左右连阙中间以廊庑相连,宛若空中楼阁。
这种建筑形制对北宋、汴梁时期的丹凤门和明清时期的北京故宫午门影响深远,在中国都城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已开建
应天门遗址在今西工区定鼎南路的洛报集团定鼎路办公区与周公庙之间,横跨今天的定鼎路。
去年4月,相关部门对应天门西阙遗址进行首次全面发掘。我市今年将继续做好大遗址保护项目,全面启动应天门等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目前,应天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已经开工建设。
在洛报集团定鼎路办公区大门南侧,记者看到在保护棚下,一道残高1米到4.5米不等、宽2米左右的夯土墙由北向南绵延30多米,这便是应天门西阙遗址。
如今,走在定鼎南路上,气势恢弘的应天门踪迹难觅。很难想像,在1000多年前,我们脚下这条路,是见证隋唐盛世的东都洛阳城宫城正门所在。(记者 马毓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