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记载出现以前,上古史是与神话传说纠缠在一起的: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夸父逐日、女娲补天……溯源华夏文明,这也是一座座绕不过去的“高山”。
在文字记载出现以前,上古史是与神话传说纠缠在一起的: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夸父逐日、女娲补天……溯源华夏文明,这也是一座座绕不过去的“高山”。
对上古史的解读,人们一向见仁见智。作为“最早的中国”,洛阳又与这些神话有着怎样的渊源?
大禹治水确有其事
治水的大禹,移山的愚公,在中国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们的故事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如果说愚公的原型是大禹,相信很多人会发出疑问:怎么可能?
得出这个结论的不是我,而是近年来的一些学者,包括“神都俗人”。
“神都俗人”本名杨官朋,今年32岁,洛阳人。他常在bilibili网站(简称B站)解读洛阳上古史,制作有《山海洛荒》《亢龙有悔》等系列视频,拥有粉丝近20万。
大禹治水,又称鲧(gǔn)禹治水。《山海经》中记载,鲧是禹的父亲,尧帝时期洪水滔天,他“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结果获罪被杀。
长期以来,《山海经》被人们视为奇书,“息壤”也被解释为生生不息的土壤,充满神话色彩。然而,在杨官朋看来,这是对《山海经》的一种误读。
他认为,根据书中记载的方位,颛顼(Zhuānxū)就葬在伊洛河入黄河处的邙山山头。所谓帝之息壤,其实就是帝陵上的土。当时河水将从这里倒灌,淹没洛阳盆地,鲧情急之下“不待帝命”,从陵上挖土湮堵,结果被人告发治罪。
鲧死之后,禹接力治水,在疏通伊河时留下了“禹凿龙门”的传说。如《水经注》中记载:“昔大禹疏龙门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故谓之伊阙。”《汉书》中也称:“昔大禹治水,山陵当路者毁之,故凿龙门,辟伊阙。”
大禹治水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人们一直铭记着他的功绩。《左传》中记载,春秋时期,刘定公就在洛阳感叹:“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鱼乎!”
治水成功后,大禹划天下为九州,为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然而,由于他的治水事迹被逐渐神化,有人开始怀疑他及夏王朝是否真的存在,直到2002年遂公盘盨(xǔ)被发现。
这是一件西周青铜礼器,内底有铭文10行98字,记载了“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乃差地设征”的治水经过,这与《尚书》中“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等表述一致。
考古学家认为,关于大禹治水,这98字铭文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且最翔实的记录,其中也歌颂了禹的德政,证实了大禹及夏王朝是真实存在的。
愚公原型是大禹吗
战国时期,郑州人列御寇创作了不少寓言故事。其中,《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是商汤与夏革问答中的一段话。
夏朝灭亡后,夏革入商,成了商汤的臣子。商汤向他请教了很多问题,夏革有些不愿回答,只说“不知也”;说到大禹的时候,他的话多了起来,还讲了一个愚公移山的故事。
今天,人们对这个故事已非常熟悉——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直”)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通“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通“无”)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故事的发生地距洛阳不远,就在一河之隔的济源,而这段黄河是大禹治水的“主战场”。
杨官朋认为,列御寇对大禹十分推崇,而在《列子·汤问》中,夏革回答商汤的问话时,既不能明着赞美大禹,又怕大禹的功绩被人忘记,只能将其编进故事。“愚”“禹”二字同音,本身就能引起人们的联想。
当然,说愚公的原型为大禹,故事中还有不少线索,如“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正好是大禹治水前黄河南流的故道;将土石“投诸渤海之尾”,即今天津一带,则是大禹治水后黄河改道的方向。此外,黄河泥沙堆积的“隐土”、京城氏之孀妻的“遗男”,都与大禹治水事迹有关。
邙山之巅的隋炀帝
公元604年的初冬,登基不久的隋炀帝到洛阳巡视邙山。
他南眺伊阙,想起了禹凿龙门的故事,便问群臣:“此非龙门耶?自古何因不建都于此?”仆射苏威答道:“自古非不知,以俟(sì)陛下。”
当时,隋炀帝已下决心迁都洛阳,掌控天下。他转过身,向北望向黄河、王屋山、太行山……“当这些关键词同时出现,隋炀帝瞬间就理解了愚公移山寓言的真相——愚公者,大禹也。”在《山海洛荒》系列第15期的视频中,杨官朋这样讲道。
次年,隋炀帝改元大业,开始紧锣密鼓地营建东都,并以洛阳为中心开凿南北大运河。6年后,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被连在一起,沟通中国南北的隋唐大运河正式形成。
隋唐大运河南达余杭(今杭州),北至涿郡(今北京),整体呈“人”字形。杨官朋说,这与愚公移山故事中南达汉阴、北到渤海之尾的线路如出一辙,可见隋炀帝也视大禹为偶像,想像他那样开创一番不世功业。
可惜,隋炀帝毕竟不是大禹,他好大喜功,骄奢误国,隋王朝很快就灭亡了。
作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隋唐大运河的真正繁荣是在唐代。当时,运河之上“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催生了杭州、扬州等一大批运河名城。元代定都北京后,又对隋唐大运河进行“裁弯取直”,成为“一”字形的京杭大运河。
隋炀帝背负着亡国之君的骂名,不过,晚唐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隋炀帝的确有过“共禹论功”的雄心,至少是在他站上邙山之巅的那一刻。(首席记者 张广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