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豫西传统习俗,过了腊月初八就是年,不出正月十五还是年。在这前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天南海北的游子回到家乡,在团圆的年味中感受亲情乡情。
按照豫西传统习俗,过了腊月初八就是年,不出正月十五还是年。在这前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天南海北的游子回到家乡,在团圆的年味中感受亲情乡情。
这个春节,有着17万在外打拼游子的伊川,抓住游子返乡、万家团圆的时机,在县乡村三级联动开展新春返乡恳谈活动,以洛阳都市圈建设的美好蓝图,感召吸引在外人士返乡创业。
从当初的“孔雀东南飞”,到现在的“春来燕归巢”。这些年,随着返乡创业者的回归,伊川正加快实现从“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效应,向“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乘法”效应转变。
乡情:回乡创业富乡亲兴故土
一头干练的短发,一口未改的乡音。再次见到路素勤,是在她的家乡酒后镇路庙村成片的温室大棚里。她提着篮子,蹲在地垄上,一边采摘草莓,一边打理,俨然是一个熟练工。
“这个200亩的农场就是我乡愁的寄托。”路素勤说,“爬树摘果子,下河摸泥鳅,童年的记忆历历在目。”路庙村是路素勤儿时成长的地方,长大后,她随父母举家到城里打拼、搞商贸。
2018年新年,借着她一次返乡探亲的机会,村里留住了她。彼时,脱贫攻坚鏖战正酣。受乡情的牵动,当年开春,她便放下城里的生意,回村发展特色农业。因为村里“路”姓居多,园子特意取名“路氏农民专业合作社。”
凭着一股子干事业的闯劲儿和对家乡的亲劲儿,路素勤外出考察、拜访专家,探索出了葡萄与草莓、小西瓜、羊肚菌间作的立体模式,不仅让乡亲们开了眼,也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土地租金、务工薪金、集体股金,一年算下来,收益相当可观。”她说。
这些年,在伊川,像路素勤这样在外“挣了票子、探了路子、换了脑子”的创业者不在少数。在鸦岭岭上硒薯、吕店富硒小米、鸣皋肉牛养殖等产业一线,都活跃着返乡创业者的身影。
恳谈:返乡创业有机遇有干头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返乡创业的热度,折射着经济发展的活跃度。踏进2021年新春,洛阳都市圈建设大幕拉开,乡村振兴全面开启。
“这是最好的时代,洛阳都市圈的舞台是一个相互成就的舞台。”正月初三,一场以“建功洛阳都市圈争做出彩伊川人”的伊川籍在外人士新春恳谈会隆重举行。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百余名与会代表来自四面八方,从事不同职业,但有共同的身份——洛阳人、伊川人、最先感知且期待抓住机遇的人。
路素勤作为返乡创业杰出代表受邀登台、现身说法。“树高千尺,根深在沃土”“我们远赴他乡,不是要摆脱家乡,而是要积蓄能量,待到羽翼丰满再归巢”……她的创业故事感动了大家。恳谈现场,许多人有感而发,有的表达投资意愿,有的表示可以牵线搭桥,赤子之情溢于言表。
在三级恳谈活动中,一样的是乡情,不一样的是特色。比如,在鸣皋镇,恳谈就围绕一个字展开——“牛”,如何做大伊川牛肉产业?而在鸦岭、葛寨等富硒土壤富集区,恳谈就绕不过“富硒农业”。
不只是乡村产业,工矿、商贸、服务业也有“新动作”。比如,高山镇、河滨街道的基坑支护和顶管作业的专业村,通过恳谈达成共识:支持专业施工队返乡联合成立实体企业,通过提升资质、统一承揽工程,实现抱团发展。
服务:让创业者感到“家的温暖”
“没想到大家对参与都市圈建设、支持家乡发展的热情这么高,没想到恳谈的效果这么明显。”伊川县投资促进中心主任鲁荣芳感慨。
春节期间,伊川聚焦“建功洛阳都市圈争做出彩伊川人”主题,在县乡村三级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恳谈活动33场,参加人员1500余人。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或者出个好主意。目前,全县达成投资意向14个,总投资42亿元,征集各类意见建议40余条。
“每一次恳谈,现场都有一个二维码,扫一扫,即可加入由县商务局牵头的‘群聊’。”伊川县商务局负责人说,以恳谈为契机,县里将建立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更好关注服务在外人士。
恳谈是载体,落地是关键。“对每一个合作项目都明确一个专班服务。”鲁荣芳表示,涉及要素保障、创业指导、注册登记等“一揽子”政策支持和“一站式”服务,真正让返乡创业者感受“家的温暖”。
翻阅项目进展台账,大年初三敲定的新媒体产业园,已经落实起步办公地点;在鸣皋镇孙村,返乡创业者孙捍坤扩建肉牛养殖基地的相关手续,正在由镇党委牵头加快办理;高端轴承项目正在产业集聚区选址落地……(记者 白云飞 通讯员 葛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