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岁的李爱敏在洛龙区龙门大道与伊洛路交叉口附近开了一家理发店,已经有20多年了。
47岁的李爱敏在洛龙区龙门大道与伊洛路交叉口附近开了一家理发店,已经有20多年了。
先不说她手艺好,有人曾坐着公交车专门从西工区来找她拾掇头发的事儿。今天上午,当洛报融媒记者坐在店里采访时,听到一旁闲聊的顾客总会这样评价李爱敏:“她认识人多,热心。”
这话从哪儿说起呢?大家一件一件地讲了起来。
张家的闺女今年26岁,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对象。女孩的妈妈理发时说起了这件事,李爱敏便上了心,有一次,恰好附近小区一位老人说起自己的孙子还是单身,李爱敏帮忙牵线搭桥,8个月后,两个年轻人手挽着手来店里给她送喜糖。
一位高龄老人行动不便,家里人想请一位护工,李爱敏上门义务理发时听说后,记在了手机备忘录里。后来,一位常年从事家政服务工作的顾客进店理发,经过李爱敏的联系,这位顾客如今仍在高龄老人家里工作。
还有20多年来,遇到残疾人、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进店,她总会免费提供理发服务。
不过,最让街坊们夸赞的,是李爱敏帮素不相识的农民朋友卖东西的事儿。
李爱敏的理发店面积不大,呈狭长状,面积十几平方。店里的一方角落里,堆着粉条、红薯淀粉、红薯等农产品,十几个袋子挤得满满当当。“这些都是他们放在我这儿帮忙卖的。”李爱敏笑着说。
她说的“他们”,是家住伊川、汝阳等地的几位农民兄弟。3年前的冬天,一位伊川的农民拉来粉条、红薯等农产品,在李爱敏的店门口售卖,到了晚上还没卖完。李爱敏担心对方回家太晚,加上天气寒冷,便主动提出可以把余货放到自己的店里售卖。两天后,当对方再次来到理发店时,李爱敏把卖货款交给了他。后来,她又通过这种方式帮助了其他几个到洛阳卖货的农民。
久而久之,李爱敏和他们成了朋友。在她的微信聊天记录里,还存着不少和对方的转账记录。李爱敏说,临近过年的时候,农民兄弟家里忙,就不再来洛阳了。每到这个时候,她就干脆先买下对方拖拉机上的余货,再放到店里原价销售,最多的一次曾垫资近千元。
红薯粉条8元一斤,红薯淀粉5元一斤,红薯1元一斤……乐于助人,为人热情为李爱敏攒下的好口碑,总能帮她顺利卖完这些农产品。如果有老人来购买,她还会帮忙送货上门。“遇事互相搭把手,方便别人,自己也开心。”李爱敏笑着说。(洛报融媒记者 李岚 通讯员 王乐德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