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彪是摄影爱好者,也是有着25年工龄的老城区环卫局老职工。从业以来,何彪每年都用镜头记录日常工作。这几日,他的“环卫主题摄影展”正在老城区环卫局举行,近500张老照片勾起了许多环卫职工的回忆,因为这些照片记录了环卫事业20余年的变迁。
早期的环卫车(翻拍)
高新环卫三车联动清扫路面
核心提示
何彪是摄影爱好者,也是有着25年工龄的老城区环卫局老职工。从业以来,何彪每年都用镜头记录日常工作。这几日,他的“环卫主题摄影展”正在老城区环卫局举行,近500张老照片勾起了许多环卫职工的回忆,因为这些照片记录了环卫事业20余年的变迁。
公厕从简陋到“高大上”
早期的公厕(翻拍)
涧西区的一个公厕
有张老照片里,青灰色砖墙上标着大大的“男”“女”,墙边还有一个盖着水泥板的坑。
何彪说,这张老照片拍摄于20世纪90年代,这个坑就是用来淘粪的,为此,环卫部门还招过一个专门的清运队,一些背街小巷没有公厕,淘粪工就拉着专用箱子上门收粪。“1995年前后,老城区才38个公厕,大部分还是旱厕。”何彪说。
如今,走上街头看看,如今的公厕有仿古的、欧式的、园林的,造型各异,自成一景,配套设施也是“高大上”,有的甚至配有空调、饮水机、无线网络、有线电视、排椅、茶几、储物柜、第三卫生间、残疾人卫生间、婴儿护理台、宝宝椅、洗手池、洗手液、厕纸等。
设备从平板车到“变形金刚”
有张老照片里,院子里整齐地排放着一排卡车,其中几辆蓝绿色的卡车在一些电视剧里常见。
何彪说,这张照片也是20世纪90年代拍的,照片里的卡车在老一辈人里知名度很高,叫“南京嘎斯”,最早是前苏联生产的,后来才国产化,在大家都用平板车作业的年代,“南京嘎斯”可谓当时环卫系统的最高配置了。
昨日,高新区环卫局和涧西区环卫局都搞了演练——将环卫机械化车辆集中,进行技能比拼,队形与何彪老照片上的颇为相似,但成员已大不相同。如今的队伍被戏称为“变形金刚队”,有功能强大的多功能洗扫车,外号“擎天柱”;有灵活机动的迷你机扫车,外号“大黄蜂”;有力大无穷的高压冲洗车,外号“铁皮”;还有哪里需要哪里搬的电动保洁车,外号“救护车”。
清扫路面得用大扫把(翻拍)
数字20年,公厕、环卫车数量都增长约10倍
20年来,我市环境卫生事业发展较快,各级财政用于环卫事业的经费逐年增加,1997年仅4321万元,如今已近2亿元,增加了5倍。
20年来,全市环卫机械化作业车辆由89台增加到876台,其中机扫车520台、垃圾清运车356台;果皮箱由489个增加到现在的15633个,是过去的30多倍;全市机械化垃圾中转站由2座增加到120座,大大压缩了中转站服务半径。
经过3次大规模的公厕提升改造,特别是在近几年我市发起的多次“厕所革命”中,水冲公厕由过去的63座增加到如今的670座,增长了10倍有余。新增的公厕中有360余座达到了二类以上标准。同时设置公厕导向牌、标示牌1480个,基本达到了市区主要道路公厕间距不超过800米,支路街巷至少建有一座公厕的卫生城市标准。(洛阳晚报记者 连漪 通讯员 杨利洛 张云根/文 记者 张斌/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