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间崭新的砖瓦房、一排排古色古香的桌椅,一碗碗香喷喷的农家手擀面……昨日,记者赶到栾川县潭头镇拨云岭村村民杨建立家中时,他和妻子正在为20多名来这里采摘大樱桃的游客做农家手擀面,他的农家手擀面馆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守望田园。
杨建立给面馆的顾客上菜
杨建立的妻子在捞面条
杨建立的妻子在地里劳作
一间间崭新的砖瓦房、一排排古色古香的桌椅,一碗碗香喷喷的农家手擀面……昨日,记者赶到栾川县潭头镇拨云岭村村民杨建立家中时,他和妻子正在为20多名来这里采摘大樱桃的游客做农家手擀面,他的农家手擀面馆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守望田园。
去年,由村干部、党员带头,该村联合扶贫单位栾川县旅工委,搞起了乡村旅游产业扶贫项目。今年3月,根据以物代奖模式,栾川县旅工委给杨建立家送去了精致的木质座椅和餐具,杨建立和妻子则拿出积蓄,给家里添置了大冰柜,为厨房贴了瓷砖,还将屋前的土路铺上了水泥……
今年5月上旬,杨建立在家门口开了这个面馆,一碗农家手擀面卖12元,一份凉菜也卖12元。从开业到现在,每日中午都有顾客光顾,顾客多时,这对儿夫妻一中午就有三四百元的收入。
“俺家有5亩核桃、牡丹套种田,加上俺们老两口在村里打零工及两个儿子打工赚的钱,去年全家收入有5.4万元呢。”说起现在的生活,58岁的杨建立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杨建立家曾是这个村出了名的贫困户,10年前的一次意外,让杨建立身上多处骨折,不到一年他经历了6次手术。最困难的时候,他家连四五百元的医药费都要东拼西凑。后来,虽然可以下地走路,但杨建立没法再干重活儿了,全家唯一的收入来源也断了。因为贫困,他的大儿子初中上完就出去打工了,靠着3亩地种些玉米、小麦,他和妻子、小儿子仅能维持温饱。
“我不是没出去打工,2011年,我跑到嵩县给人家摘棉花,干六七十天能挣4000多元,但俺家那口子身体还没完全恢复,干了几天家里的活儿,腰就疼得直不起来。”想起过去的苦日子,杨建立的妻子刘让打开了话匣子。
拨云岭村是栾川县潭头镇地势最高的一个村,这里丘陵多,耕地少,养殖业和种植业难成规模,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多年前,全村102户村民基本都是靠种植小麦、玉米维持温饱。2012年,村里开始发动大家种核桃,一亩地补贴300元,连补3年。村民有了收入,就有时间和精力把坡上的荒地盘活,这其中就包括杨建立家的2亩坡地。
2013年,采用“合作社+农户”模式的油用牡丹产业扶贫项目在该村落地生根,村民们在自家的核桃地里套种牡丹,每亩地每年也能领到300元补贴。平时,合作社管种植、打药、修剪、管理,村民们只用去除除草、施施肥,比种庄稼轻松不说,收入还能翻一番。
几年下来,杨建立两口子不仅还了债,还有了积蓄,尤其是去年,村里开始搞乡村旅游产业扶贫项目,家门口多了不少务工的机会,杨建立两口子挣钱的“门路”就更多了。
“去年,俺家申请了异地搬迁,今年年底就能住进新房子了。有了新房子,大娃子说媳妇儿也更有底气了。”杨建立自信地说,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他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洛阳晚报记者 李雨璐/文 高山岳/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