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儿,没什么大不了的。”近日,当记者在洛阳卷烟厂制丝车间里见到李大红时,刚忙完工作的她微笑着摆摆手说。
“我只是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儿,没什么大不了的。”近日,当记者在洛阳卷烟厂制丝车间里见到李大红时,刚忙完工作的她微笑着摆摆手说。
1991年年底,李大红进入洛阳卷烟厂制丝车间工作,每年有了几百块钱的收入。3年后,《洛阳晚报》上刊登的一批“春蕾计划”需要救助的女童名单令李大红热血沸腾,她毫不犹豫报名参与救助。“女孩家是伊川吕店的,姓李,每年给她汇款150元钱,连续汇了5年。”李大红说,当她收到女童的感谢信时,激动得潸然泪下,“自己有能力帮助别人,心里很踏实”。
1998年,李大红光荣入党,肩上多了份责任,让她更加坚定地走上了公益爱心的道路。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破败的农家小屋里、山村小学的教室里,都留下了她爱的足迹。
有一年,李大红所在车间的党支部号召党员为贫困高中生捐款,大家纷纷慷慨解囊,筹到的善款越来越多。这让李大红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如果组织团队做公益,一定能帮助更多人。2010年,在她的号召下,洛阳卷烟厂成立了“黄金叶爱心志愿者”团队,大家在工作之余开着私家车奔赴我市偏远山区,无论寒冬酷暑,始终坚持“每月至少一次集中行动”的原则,为贫困学生、孤寡老人等困难群体送去爱心。
2011年,李大红加入了市助学济困联合会。那年7月,她和志愿者们深入县区为建立爱心书屋打前站。为尽快完成任务,她利用工作日的午休时间,上网查询贫困学生和贫困学校的信息,整理资料;双休日顶着烈日开车实地走访,做好记录,拍摄好照片,确保信息真实、全面;晚上下班一到家,她便打开电脑彻夜整理材料。
2014年6月,从洛阳网上得知洛宁县底张乡大阳村贫困学生宋小露(化名)因家庭变故面临失学的困境后,李大红二话没说,开车奔赴洛宁。从那以后,每年六一儿童节和春节前,她都要前去看望,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还给女孩送去连衣裙、羽绒服,临走前,她总会留下1000元生活费。
今年,宋小露已经上六年级了,勤奋好学的她上学期考了全班第三名的好成绩。这个好消息令李大红十分欣喜。
慰问贫困户、帮助残疾人赏花、帮农户销售滞销农产品……李大红在公益道路上的不停奔走,在全厂上下掀起扶贫济困的热潮,“黄金叶爱心志愿者”团队也从最初的七八个人发展到200多人。
“我希望能带动更多人加入到公益行动中来,为困难群体送去生活的希望。”李大红说。(洛阳日报记者 李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