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自北魏开始,龙门石窟历经东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直至宋,诸朝均有开凿。如今,龙门石窟现存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块,佛塔60多座。
北魏迁都洛阳后,掀起营造龙门石窟的第一个高潮。《魏书》记载,景明元年(公元500年),宣武帝命大长秋卿白整,在洛阳伊阙山“为高祖、文昭皇太后营石窟二所”。永平年间,“中尹刘腾奏为世宗复造石窟一,凡为三所”。这三所石窟历时23年竣工。
北魏在龙门造像3万余尊,开凿的洞窟有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等。古阳洞不仅开凿时间最早,而且雕刻内容最为丰富,皇室发愿造像最为集中,最著名的书法作品“龙门二十品”,此窟占了十九品。
唐朝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时期是龙门石窟营造的第二个高潮,造像约占龙门石窟的2/3,开凿了潜溪寺、万佛洞、看经寺等。其中,奉先寺劈山而造,气势恢宏,九尊大佛均高10米以上,居中的卢舍那大佛高达17米,面部丰腴,眉毛细长,被誉为“东方维纳斯”。
《大卢舍那佛龛记》云:“实赖我皇,图兹丽质。”据此推测,卢舍那大佛是按武则天的模样雕刻的。这种做法在北魏时就有,《魏书》中即有文成帝下令让人们照他的样子去造佛的记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