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家由湖南省公安厅内退干部接手的典当行,被检察机关指控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的机构。面对花样翻新的非法集资,市民该如何甄别呢?
近日,一家由湖南省公安厅内退干部接手的典当行,被检察机关指控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的机构。面对花样翻新的非法集资,市民该如何甄别呢?
湖南的这家典当行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以高息为诱饵,大肆向社会不特定人员集资,并许诺高额回报,再将资金向外放贷。在12年中,正常典当取得的收入为69.69万元,而对外放贷实际收到的利息共有1.27亿元。后因贷出去的资金无法收回,资金链断裂。部分受害人表示,正是因为对这家典当行过分信任,贪图高额回报,才将钱放了进去。
为逃避有关部门查处,非法集资往往会对自己进行一定的包装,隐蔽性和欺骗性越来越强。就像上面的案例,以典当名义进行经营,实际上,则是以高息为诱饵进行集资,并进行放贷。2012年,商务部就公布了《典当行业监管规定》,要求各级商务部门要对本地区典当行业进行监管负责,如果发现典当企业有非法集资吸储行为,应在24小时内报告商务部。
现在,不少机构打着金融创新、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等旗号,从事各类非法集资活动,市民对此要保持头脑清醒,增强风险意识,不要轻信高额回报和虚假投资项目。如果对方从事的是正常的经营活动,或者真的有好的项目,他们早就应该向银行等国家正规金融机构借款了,而且利息也很低,为什么要高息找你借钱呢?
如果有人通过推介会、免费旅游、短信、QQ、电话等一对多的形式进行广而告之的理财宣传,就极有可能涉嫌非法集资,市民一定要提高警惕。(洛阳晚报记者 郭飞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