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工作报告指出,产业是率先发展的根基所在。要加快构建“五强六新五特”现代产业体系,明确主攻方向,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连日来,广大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党员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市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大家一致认为,我市加快构建创新能力强、品质服务优、协作紧密、环境友好的现代产业体系,是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的战略抉择,是落实“9+2”工作布局的核心举措。洛阳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巩固提升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地位。
1 明确产业发展的方向
方向明确才能行稳致远。
围绕产业发展,我市各县(市)区学习贯彻市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明确当地的产业发展方向。
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马志强表示,高新区将打造优势互补的产业链,重点发展好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两个主导产业,扶持发展好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三个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好科技服务业这个特色产业,打造5个以上百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千亿级产业集聚区。
偃师市委书记宋义林表示,作为洛阳城市发展“一中心六组团”布局的重要组团城市,同时作为洛阳市中心城区未来发展的拓展区,偃师市将持续推动转型升级发展,壮大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现代物流两大新兴产业。
产业发展,保障措施要跟上。洛阳师范学院商学院院长刘玉来建议,要充分发挥洛阳产业优势,进一步挖掘发展潜力,在产业准入、招商引资、人才服务、资金投入、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大政府的扶持和服务力度,推动形成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的产业格局。同时,要用足用好产业集聚区这一重要平台,坚持上下游延伸、左右链配套、集群式发展,不断壮大产业实力。
2 积蓄产业转型的动力
“十三五”时期,是洛阳爬坡过坎、转型跨越、蓄势崛起的关键阶段。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和历史文化名城,我市已具有门类较为齐全、部分领域优势明显的产业基础,但也存在主导产业效益较差、新兴产业规模不大、特色产业特而不优等突出问题。
坚持“双轮驱动”积蓄新动能,“双向发力”培育增长极,“双高引领”抢占制高点,“双赢并进”激发内动力,让传统产业加快转型、新兴产业加速发力、发展动能更加强劲,这就是我市产业发展要走的路子。
作为全市经济综合牵头部门,市发改委主任张伊民表示,要抢抓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示范试点机遇,加速推进中原钛谷、地铁、环六组团高速等一批重大项目和重要基础设施建设;要发挥好产业政策、投资导向的部门优势,瞄准技术密集、附加值高的新领域,促成一批事关全局的龙头型项目落地;要积极借鉴先进地区“产业+资本”的发展模式,引进国际国内知名资本运作企业,进行资本方面的战略合作,助推产业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企业是主体和生力军。
中信重工董事长、党委书记俞章法说,当前,“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互联网+”等国家战略给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中信重工将以创新发掘新动力,以改革注入新活力,以发展开辟新前景,坚持传统动能和新动能两轮驱动,深入推进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综合服务商、国际化企业“三大转型”。
3 抓住产业发展的机遇
市委工作报告指出,到2020年,我市要以装备制造为代表的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一批百亿级企业集团竞相发展,越来越多的“洛阳品牌”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蓝图指引方向,实干成就梦想。
市工信委主任娄卷明表示,我市要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洛阳行动和“互联网+”行动,着力打造“制造强市、智造名城”;要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双轮驱动”战略,推动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等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向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绿色化发展;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支持传统产业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以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为突破口,壮大新兴产业规模,培育发展新动能。
“项目建设是发展的生命线,实现经济增长、产业转型、城市提质和民生改善,都必须牢牢扭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洛新产业集聚区老井社区主任周胜伟说,我市相关部门要谋划实施一批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项目,通过项目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
洛阳市“十三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席升阳表示,产业是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的骨骼,产业也代表着一个城市发展的水平和特色。洛阳积极构建“565”现代产业体系,符合洛阳产业优势和特点,也符合洛阳作为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的定位。当前,洛阳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促进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着力让老工业基地焕发新的活力,让产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洛阳日报记者 李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