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网首页 新闻 县区 百姓呼声 电子报 洛阳社区
简体 繁体
  新闻 | 图片 | 洛阳

这是瓦当 不是月饼(河图洛影)

您当前的位置 : 洛阳网 > 新闻中心 > 洛阳 > 经典洛阳 > 河洛广记  来源: 洛阳网—洛阳晚报 2016.08.04 09:44
分享到微信: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东汉津门瓦当(摄于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
北魏瓦当(摄于洛阳博物馆)

  在洛阳博物馆,当我正欣赏一枚北魏瓦当时,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儿跑过来,大声说:“爸爸,这里有月饼!”说完,他就跑了。我听后第一个反应是瓦当还真像月饼,第二个反应是叫回小男孩儿,告诉他:“孩子,这不是月饼,是瓦当。”

  当在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看到东汉津门瓦当时,我忍不住想说说瓦当。

  人们常说“秦砖汉瓦”,是说这一时期制陶技艺高超,也是说这类物件承载了厚重的历史。

  “汉瓦”说的是瓦当,特指西汉和东汉时期用以装饰和保护建筑物檐头的建筑附件。瓦当上一般刻有文字和图案,图案设计优美,字体如行云流水,属于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遗产。

  瓦当最早起源于西周。早期的瓦当多为半圆形,到了秦代由半圆形发展为圆形,汉代则流行圆形瓦当。

  汉代是瓦当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瓦当做工精细,图案布局讲究,显示出汉代质朴浑厚的艺术风格。

  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副馆长朱晓辉介绍,这枚津门瓦当出土于洛阳,是继东汉孝女黄晨、黄芍合葬墓出土津门瓦当后,我市仅见的第二枚津门瓦当。

  或许你要问津门在洛阳吗?北魏的《洛阳伽蓝记》会告诉你:洛阳南侧有四座城门,最西边的城门叫宣阳门,汉代时叫津门,魏晋时改名为津阳门。

  津门瓦当,历经岁月的流逝告诉我们,当时的洛阳是怎样的气象万千,当时的人们是如何敬畏文字的——它就是那段历史的“缩影”。(洛阳晚报记者 刘婷 文/图)
 

  

 

[ 责任编辑:周萌 ]
返回洛阳网首页>>
相关阅读
癫痫大发作急救与照护全流程指南
癫痫大发作急救与照护全流程指南
  • ·心脏植入支架后为啥要长期服药?
  • ·小伙狂炫自助胃险些撑爆!医生提醒
  • ·一来例假就头痛怎么办?
  • 城市阳台暖意浓 洛城蝶变日日新
    城市阳台暖意浓 洛城蝶变日日新
  • ·朱延振:痴迷三十余年 耕耘盆中乐土
  • ·邻近小城访三苏,羊肉饸饹香久留
  • ·初冬虽至 洛阳县区亦可捡秋
  •  
    新闻排行
  • 解锁洛阳牡丹的“长红密码”
  • 惠民!洛阳以旧换新活动送到居民...
  • 2025年河南省职工婚恋交友活动在...
  • “花朝节”里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 乡村游催生民宿热【组图】
  • 洛阳按照一楼一策发展思路 明确各...
  • 历史性突破!洛阳姑娘勇夺拳击世...
  • 洛阳市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重点任务确定
  • 洛阳今日晴天间多云 最低气温1℃
  • 天气回暖 未来一周洛阳最高气温升...
  • 百姓呼声
    洛阳市新街北延项目还会实施吗?
    市公共交通支付一体化何时能上线?
    精彩图片
    新安县磁涧镇:丹...
    郭蓉怡:青春接力 ...
    中科信息产业园(...
    于延明:豆香四溢 ...
    精彩热帖

    杏花盛开时

    隋唐园赏美景

    五龙沟杏花开

    遗憾
    /汝阳天心寺考
    /村戏
    /冬日取暖的事儿
     
    版权声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豫ICP备0501746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7000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921 传真:(0379)65233529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北京盈科(洛阳)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