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来到伊滨区诸葛镇诸葛社区,每天下午4点后,该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门口就热闹起来。在一顶面积约9平方米的帐篷下,53岁的社区居民赵会军,把自己的工具往旁边一撂,就开始了“例行工作”。
赵会军(左)帮助居民修理自行车
日前,记者来到伊滨区诸葛镇诸葛社区,每天下午4点后,该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门口就热闹起来。在一顶面积约9平方米的帐篷下,53岁的社区居民赵会军,把自己的工具往旁边一撂,就开始了“例行工作”。
来让赵会军帮着修理农具、家庭用具的居民络绎不绝:玉米播种机、耙子需要焊接的,凳子坏了需要修的,自行车、电动车扎胎需要补的……赵会军很“憨”,只要自己能修的,就全部免费修理。
“咱会点儿修理手艺,闲不住。”赵会军边忙活儿边说,几年前的一天晚上,他吃过饭在街上溜达,遇见临近社区一位居民的电动车车胎扎了,正在打听最近的修车点。
会简单修车的赵会军自告奋勇回家拿上工具,将车胎补好,并婉拒了酬谢。一个念头从他的心中冒出来:街坊邻居类似的需求不少,为啥不办个杂修点,给大家义务提供点儿方便呢?
去年10月,赵会军清点了家中的工具,又自费买了电锤、电钻、切割机等工具,开始在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门口“摆摊儿”——设立诸葛社区志愿者便民杂修站。
如今,每天早晨不到6点,赵会军就赶到附近的学校当保安,下午3点下班后又急着往回赶,拿上工具便直奔“老地方”。补个自行车车胎十多分钟就好,补个电动车车胎得半个小时,还包括捶打、切割、焊接等杂活儿,他总是一直忙到天黑。除了定点服务,赵会军还经常为事情紧急和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上门服务。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赵会军的老伴儿王安芳2005年因患脑梗落下半身不遂,从那时起,赵会军就放弃了自己原来稳定的木工生意,专职照看老伴儿,靠打零工的微薄收入维持两人生活所需和老伴儿的医疗费用。如今,赵会军当保安每个月只有1600元的收入。
“孩子都成了家,住得也近,能互相照应挺不赖的,对咱干修理更是支持。”赵会军说,“能办点儿好事自己心里舒坦,哪能光说钱?”
诸葛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王俊峰说,除了义务提供修理服务,赵会军日常帮助腿脚不便的老人回家、将手机号留给独居老人以便提供帮助、在便民杂修站修理间歇向街坊邻居们普及家庭相处之道等一系列举动,早已让众多居民对他竖起大拇指:“这人真能!”(洛阳日报记者 苏楠 通讯员 王宏标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