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房产不仅能住,还能理财返利?遇到此等“好事”须当心,因为这有可能是非法集资陷阱。
购买房产不仅能住,还能理财返利?遇到此等“好事”须当心,因为这有可能是非法集资陷阱。
昨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央行等15家国家机关召开处置非法集资联席会议,其中“理财型房产”被认定为非法集资的高发领域。对此,律师提醒消费者,切勿贪图利益,当心打着“高额返利”“买房返钱”等幌子的非法集资陷阱。
我市一家律师事务所相关负责人刘健介绍了一起以“理财型房产”非法集资的案例。6年前,省内一家养老型房地产企业开盘进行房产预售,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当时该楼盘宣称既可自住养老,又可进行投资,并许诺5年间每年向购房者返利总投资额的10%。
“买房还能返利,就是这样的‘好事’,当时吸引了众多购房者。”刘健说,可如今6年过去了,该楼盘依然没有建好,成了烂尾项目,消费者没有拿到许诺的50%返利,而该企业负责人已杳无音信,该项目最终成为一起非法集资骗局。
近年,房地产行业一直是非法集资的高发领域,且涉及金额大,其主要集资模式有:开发商违法、违规将整幢商业、服务业建筑划分为若干个小商铺进行销售,通过承诺售后包租、定期高额返还租金或到一定年限后回购,诱导公众购买;房产企业在项目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前,甚至是项目还没进行开发建设时,就以内部认购、发放会员卡等形式,变相进行销售融资。
那么,该如何防范房地产行业的非法集资陷阱?业内人士坦言,该领域非法集资案件通常隐蔽性较强,投资者可根据其特点进行规避。例如,企业往往以承诺售后高回报、低风险的方式进行商品房促销,表现形式通常是提供固定年回报、原价或增值回购、承诺无(低)风险投资等,房产类型通常是酒店式公寓、酒店式办公楼、产权式店铺、养老型房产等,购房者在遇到这些情况时应特别留意。(洛阳日报记者 郝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