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两会”第一天,不少市政协委员将目光投向出行这一民生话题。停车难、行车难……这些城市交通顽疾该怎么治理,部分委员对此“把脉开方”。
我市“两会”第一天,不少市政协委员将目光投向出行这一民生话题。停车难、行车难……这些城市交通顽疾该怎么治理,部分委员对此“把脉开方”。
解决停车难:鼓励单位全面有偿开放停车场
“机动车增速快,停车位建设慢,因停车问题造成的交通拥堵屡见不鲜。”市政协委员、洛阳市光华皮件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翟益民说,一些商业区、公共建筑出于经济利益等原因,规划的停车场被占用或挪用。一些单位自建、自管的停车场,出于内部管理等原因,使用率较低。
“解决停车难,首先要加强监管、整合资源。”翟益民说,大型公共建筑、商业区建设须同步配建停车位,我市对此早有规定,建议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做到规划、验收双把关,同时跟踪管理,杜绝随意改变停车场性质、功能或挪用停车场现象。
市政协委员、市科技局副局长蔡根喜说,苏州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的停车场向社会错时开放,杭州市政府大楼率先向社会开放停车场。洛阳已出台相关政策,未来可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推广,通过允许停车收费、“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单位开放内部停车场。
蔡根喜提出,可建设全市停车管理信息系统,利用大数据对市区公共停车位进行动态预测,并通过手机APP、电话等方式为市民提供查询服务;同时,在大型商场、商务办公区采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无忧停车”的模式,提升停车场服务水平。
缓解行车难:建设立体交通,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市政协委员、民革洛阳市委驻会副主委王秋芳建议,缓解行车难,不能靠交警部门单兵作战,而要高规格引领,由政府牵头,住建、规划、交通、公安、园林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常态化研究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道路规划建设等问题;还要高起点谋划,组织专家团队,对环城公路、城市高架快速路、立交桥、轻轨或地铁等交通设施统一规划,形成高空、地面、地下立体交通格局。
市政协委员、洛阳文化艺术学校高级讲师任中华认为,缓解交通拥堵,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快公交枢纽站和场站的规划、建设,增加公交车数量,增加发车班次,适时增设公交专用道,确保公共交通的便捷。此外,我市应规划、建设更多轨道交通和地下交通,形成立体交通格局。(洛阳晚报记者 陈兵 实习生 王君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