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各地非法集资案件频发,社会各界防范意识日益提高。不过,从不少非法集资案件参与者的构成来看,老年人所占比例较高,成了这类案件的一大受害群体。
随着近年各地非法集资案件频发,社会各界防范意识日益提高。不过,从不少非法集资案件参与者的构成来看,老年人所占比例较高,成了这类案件的一大受害群体。
今年6月,在我市涧西区一家工商银行营业网点内,一名年近六旬的老人手拿一张记有银行卡号的纸条,要求将自己卡内的11万元汇至某一账户。当该行工作人员询问收款方情况时发现,老人不能对答如流,甚至连收款人的姓名也说不清,这引起了工作人员的警觉。经查询,该账户所属地位于江苏。
“因为受过培训,也见过不少案例,所以我当时判断老人有可能遭遇电信诈骗或非法集资。就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老年人最容易受骗。”该网点相关负责人介绍,当时老人一直不肯说出汇款的真实理由,只是说亲戚借款,当银行工作人员提出与亲戚电话联系一下时,老人又表示无对方电话号码。
在银行工作人员的耐心劝说下,老人终于道出实情。原来,她经邻居推荐,欲购买一款年收益率达12%的理财产品,但这款高收益产品并非由金融机构发行,发行方竟是外地一家房地产公司。银行工作人员认定这是非法集资陷阱,经耐心劝导,老人打消了汇款的念头。
随着货币政策不断宽松,存款利率持续下降,人们理财需求日益旺盛。不过,消费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仍要通过正规渠道,以免掉入不法分子的陷阱。
该网点相关负责人表示,识别理财产品是否正规并不复杂,应做到“四看”:看批文、看回报、看目录、看资金划转。最简单的做法是登录中国理财网(经银监会批准建立的全国银行业理财产品信息披露门户网站),查看网站公布的银行自营理财产品目录进行核实。此外,还可直接向银行大堂经理或其他工作人员咨询。
该负责人还介绍了非法集资的几大特点:承诺高额回报,以暴利引诱投资者;编造虚假项目,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等旗号,骗取社会公众投资;以虚假宣传造势,骗取社会公众信任;以亲情诱骗,利用亲戚、朋友、同乡等关系,诱导社会公众参与投资。
此外,业内人士表示,以老年人为诈骗对象,是近年非法集资活动的主要特点之一。老年人风险意识不强,一些不法分子以高回报为诱饵,通过投资、保健、旅游、环保等名义,引诱其参与所谓的投资,然后卷款而逃。因此,建议老年人购买国债、银行理财等正规产品,切勿片面追求高收益。 (记者郝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