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陈雪平很激动,因为她终于找到了17年前曾帮助过她的恩人。
|
陈雪平在用微信和杨金凤聊天 |
|
|
1998年11月9日晚报头版图文并茂地介绍当时的助学情况 |
|
近日,市民陈雪平很激动,因为她终于找到了17年前曾帮助过她的恩人。让人想不到的是,她寻找12年的恩人,原是“咱家的人”——本报编辑部编辑。
雪中送炭,助面临失学的女童顺利读完小学
17年前,陈雪平11岁,在汝阳县靳村乡太平村太平小学读四年级。她的母亲早年病逝,她和姐姐跟着父亲艰难过日子。
她回忆,当年,她家是村里最穷的,她和姐姐穿的布鞋都露着脚趾,每次到她和姐姐交学费的时候,父亲都要为难好几天。“我当时已经快上不起学了。”她说。
有一天,学校里来了很多叔叔阿姨,他们送给她崭新的书包和文具盒,笑着鼓励她好好读书。“那是我这辈子用过的最漂亮的书包,文具盒还是双层的,我用了很多年。”陈雪平动情地说。
老师告诉她,叔叔阿姨们是洛阳日报社的,要给她交学费,资助她读书,资助她的阿姨叫杨金凤。
“杨金凤!”从那时起,她便把这个名字深深地刻在了心里。
苦寻恩人12年,今年终于把梦圆
得益于这次资助,陈雪平顺利读完了小学,升入初中。初中毕业后,她在一家电脑学校学了平面设计,后来又自学摄影,16岁时进入一家照相馆工作。
“从接受资助那一刻开始,我就有个信念:将来一定要找到恩人杨金凤,当面感谢她。父亲也和我有一样的想法。”参加工作后,她便开始四处打听,寻找杨金凤。
她曾回到太平小学,找到已经退休的校长,寻找杨金凤的联系方式,但未能找到。她思量着杨金凤应该在洛阳日报社工作,就到报社的门岗上打听,也无果。
9月16日,幸亏一名朋友的相助,陈雪平终于找到了杨金凤的手机号码。“电话接通时,我太激动了,连说了好几个‘谢谢’。阿姨说话的声音很好听,只是阿姨在广东惠州,我暂时还没能当面向她表示感谢。”陈雪平高兴之余又有些遗憾。
杨金凤曾是洛阳晚报记者,曾参与救助“春蕾女童”
22日下午,《洛阳晚报》记者拨通了杨金凤的电话。她说,她1996年进入洛阳日报社,曾在晚报工作,2004年因工作调动而离开。
“我接到这孩子的电话时既意外又感动,没想到当年小小的一个举动,她会一直记在心里。我也挺惭愧的,当年没能给她更多的帮助!”杨金凤说,陈雪平如今事业稳定、家庭美满,她感到很欣慰。
杨金凤回忆,1998年她在晚报从事采访工作,当时负责采写市妇联发起的救助失学女童的“春蕾计划”系列报道,报道在《洛阳晚报》上刊发后,有很多市民积极响应救助失学女童。“我给‘春蕾女童’捐助了一部分钱,大概是几百元钱,但不是直接捐给孩子本人的。”她说。
“当时,我们晚报编辑部非常关注失学女童,曾集体救助了汝阳县一个村子的10余名女童,还到村里去看望她们,其中应该就包括陈雪平。”她说。
晚报编辑部曾资助11名女童,陈雪平是其中之一
17年前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记者在当年的《洛阳晚报》上查到了当时此事的报道。1998年11月9日,《洛阳晚报》的头版以《大山深处春蕾情》为题,完整记录了当时晚报集体救助汝阳县靳村乡太平村11名女童的事情,采写报道的记者就是杨金凤。
报道中写着:“了解到汝阳县靳村乡太平村有11名女童失学或濒临失学的情况后,本报领导决定,晚报集体救助这11名孩子。6日,编辑部11名同志带着一批学习用品,翻山越岭,行程150多公里,赶到大山深处的小山村看望被救助的孩子。”
记者用手机拍下了这篇报道,把照片发给陈雪平看。陈雪平激动地说:“我就是接受资助的11个孩子中的一个!就是这一天,叔叔阿姨们去看我们,送给我们书包和文具盒。太好了,我一定要好好保存这张照片!”
受资助的女童如今事业有成,在继续传递爱心
“感谢晚报当年的资助,感谢杨金凤阿姨,这一份恩情我永世不忘!”陈雪平感激地说,她趁中秋节到来之际给杨金凤寄去了一份礼物,聊表感激之情。
2012年,陈雪平在太康路与通济街交叉口开了一家影楼,事业渐渐有了起色。“这一切有赖于当年晚报和金凤阿姨的帮助,我要延续这份爱心,才能对得起这份恩情!”如今,她是“公益顺风车”爱心车队的一员,时常给别人提供方便;平时朋友圈里只要有人求助,一经核实,她就会伸出援手;她还曾在影楼内给6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拍照……
陈雪平说,她会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用自己的行动向社会传递正能量!(洛阳晚报记者 杨玉梅 社区通讯员 袁婀娜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