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少市民出门前,习惯先上网看下我市的实时空气质量状况报告。近日,有市民反映,他们在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上看到,我市不同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数在同一时间存在较大差异。
|
空气正是从图中的“小蘑菇”进入监测仪器里 |
|
现在,不少市民出门前,习惯先上网看下我市的实时空气质量状况报告。近日,有市民反映,他们在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上看到,我市不同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数在同一时间存在较大差异。空气质量指数是如何测出的?所得数据靠谱吗?为此,《洛阳晚报》记者来到西工区一处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一探究竟。
“小蘑菇”吸入空气,实时监测空气质量
西工区一处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要了解空气质量的监测过程,得先从楼顶的空气室外自动采集系统说起。在楼顶,记者看到了几个空气自动采集设备,它们的高度均在两米左右,顶端有个蘑菇状的采集口,空气从“蘑菇伞”下的孔洞进入。“有这样一个小伞,可以防止雨水进到里面,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工作人员说,通过会呼吸的“小蘑菇”,空气被抽进了空气质量监测仪器里。
工作人员打开监测仪器的机箱,一个类似放大版磁带的设备映入眼帘。其中,一卷带子洁白如雪,另一卷则有深浅不一的灰黑色圆圈。工作人员解释,这些圆圈是由室外吸来的空气,吹到白色吸附带上留下来的。每过1小时,“磁带”就会转动一点。圆圈颜色深,就表示上1小时空气质量较差,PM10或PM2.5较多,颜色浅则相反。
周边环境不同,监测结果会有波动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监测的数据,会通过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进行实时发布。不过,一些细心的市民发现,我市城区面积不算太大,有时却会出现在同一时间点几个监测点的数据差异较大的情况,有的显示严重污染,有的则是良甚至优。
市环境监测中心大气室相关负责人说,一般来说,我市不同区域的空气质量不会出现太大差异,但是,如果某个监测点附近出现房屋拆迁、鞭炮燃放等临时性污染源时,可能对检测结果产生较大影响。也就是说,如果监测点周边环境不同,检测结果会存在差异。
同时,工作人员在对监测设备进行维护时,也可能造成数据出现临时性异常的情况。此外,工业区和商业区等不同区域的空气质量有差异也属正常现象。“比如中信二小监测点附近的工厂较多,豫西宾馆靠近居民区,因此豫西宾馆的数据一般更好。”该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区共有7处经国家认证的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它们的分布较为均匀,目的是为监测出更准确的空气质量指数。今年,我市还将在吉利区和伊滨区新建2处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记者 潘立阁 通讯员 杨红涛/文 记者 张怡熙/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