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首家“微型养老院”在涧西区珠江路办事处兴隆花园社区诞生——与一般养老机构相比,这种养老机构虽面积不大、供养人数有限,但功能齐全、服务周到。
我市首家“微型养老院”在涧西区珠江路办事处兴隆花园社区诞生——与一般养老机构相比,这种养老机构虽面积不大、供养人数有限,但功能齐全、服务周到。
“微型养老院”有何特别之处,老人在那里能得到什么样的服务?记者进行了走访。
疑问 这还像个养老院吗
“微型养老院”位于兴隆花园社区一幢住宅楼的一层,若不是悬挂着牌匾,很难让人相信这儿会是一家养老院。
记者采访时,正赶上晚饭时间,只见工作人员忙着盛汤递馍,餐桌上的菜还冒着热气,七八个老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用餐完毕,有的老人回屋准备休息,有的老人在客厅看电视,就像在自己家一样,场面十分温馨。
“微型养老院”设在一套三室两厅的住宅里,面积虽只有100多平方米,但暖气等生活设施齐全,特别是墙上挂着的中国结等饰品,给养老院增添了不少家的氛围。
初衷 给老人以家的关怀
这家“微型养老院”是应社区老人要求开办的。“新建一个养老院不仅成本高,时间跨度也很长。”兴隆花园社区相关工作人员王卫勤说,而租用社区“闲置”住宅开办“微型养老院”,更便于服务和管理。
“微型养老院”对每位老人月收费1000多元,包括工人工资等费用。在此工作的人员除了做饭,还承担着为老人洗衣、理发、洗澡、督促老人按时服药等工作。
王卫勤说,“微型养老院”自去年年初投用以来,常设床位8张,有服务人员2人,受到不少老人和家庭关注——作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服务的延伸,“微型养老院”能让老人在衣食住行等多方面感受到家一样的关怀,这也是“微型养老院”开办的初衷。
说法 借助社会力量兴办养老事业的生动实践
“我爸就住在‘微型养老院’里。”赵克从老人的女儿赵秋菊说,“微型养老院”收费不高服务又好,离家人也近,这让她很放心。
91岁的李燕侠说:“住在‘微型养老院’不愁吃不愁喝,还有人照顾,很舒心。”
“微型养老院”工作人员李玉荣说,老人们平时说得最多的是儿女们的孝顺,看到孩子们来了可高兴,但走了又挂念,“工作顺不顺”“生活好不好”是他们常念叨的事儿。
市民政局老龄办主任张萌介绍,如今国家一直提倡借力社会力量发展养老事业,我市近几年在养老工作方面有不少探索和尝试,西工区西工办事处的“多功能养老平台”和涧西区珠江路办事处的“微型养老院”就是不错的尝试。
其中,“多功能养老平台”是借力社会解决困难老人的饮食问题;“微型养老院”是与养老对象对接,借助他们的力量完善养老平台,为他们提供更周到的服务。事实上,它们都是借力社会力量的表现,同时也体现了政府的引导作用。这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对今后我市借力社会力量,发展养老事业将起到积极作用。
河南科技大学有关专家建议,作为一种尝试,政府应加强投入与引导,促使“微型养老院”健康发展。
(记者 马毓鋆 通讯员 林梦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