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微信公众账号“文明漯河”“漯河微生活”等发文《洛阳网友扎根漯河献爱心,十二年无偿献血86次!》,为在漯河生活的洛阳人王战斌“点赞”。
|
王战斌在献血小板(图片由本人提供) |
|
12年来,虽然身在他乡,但这个土生土长的洛阳人恪守着奉献爱心、帮助他人这一信条,义务献血86次。
昨日,微信公众账号“文明漯河”“漯河微生活”等发文《洛阳网友扎根漯河献爱心,十二年无偿献血86次!》,为在漯河生活的洛阳人王战斌“点赞”。
退伍之后,他以献血继续奉献
今年32岁的王战斌出生在新安县五头镇小庄村。1998年,他参军到了辽宁,2000年来到漯河。
“2001年12月的一天,我们部队出动为漯河市区道路清扫积雪。在路上,我第一次见到了移动采血车。”王战斌说,以前没听说过献血的他,被车身上“义务献血奉献爱心”等标语吸引了。当天的任务完成后,他就到采血车上献了400毫升全血。
“想想自己的鲜血能够帮助人,我就很激动。”王战斌说,部队的生活培养了他奉献爱心、帮助他人的品格,第一次献血之后,他就“完全停不下来”了。
由于部队日常训练比较紧张,王战斌献血的机会不多,在部队期间,他献了3次血。2003年,他转业到漯河一家企业上班。“刚转业时挺失落的。”王战斌说,“在部队时,我们经常出任务,帮助市民扫雪、救火,但转业以后,这些机会基本没有了。”
工作之外,自己还能为社会做点啥呢?王战斌的目光又投向了义务献血。按照当时的规定,献全血的间隔时间是半年,他觉得频率太低。献过几次全血后,他开始选择献血小板,因为献血小板的间隔时间为一个半月。
间隔时间改变后,他献血小板频率更高了
从王战斌家到漯河市中心血站,来回需要一个多小时,献一次血小板大约需要一个小时。除了2009年因为夜班多,身体状况不是特别好之外,2004年至2012年年底,平均两个月,王战斌都会抽出两个小时去献血小板。
“当时献血小板,基本上都是病人有需求,漯河市中心血站再通知我去。”王战斌说,“差不多是两个月一次。”
2012年年底,献血小板的间隔时间规定由一个半月改为14天,漯河市中心血站通知王战斌去献血小板的频率却没变,他有点坐不住了。
“因为献血小板需要专业的仪器,花费的时间也较长,除了中心血站通知之外,我开始自己向血站‘预约时间’献血小板。”王战斌说,2013年他共献血21次,是以往全年献血量的3倍多。
一个成年人身体内有四五千毫升血液,从第一次献血至今的12年里,王战斌共献全血、血小板86次,相当于献全血66800毫升,是约15个成年人体内血液的总和。
被填写满满的10本无偿献血证,记录着他的每一次无私奉献。在此期间,他两次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红十字会、中国人们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颁发的无偿献血金奖荣誉证书以及漯河市有关部门的嘉奖证书。
带动周围人去献爱心,他很开心
“每次去献血,我都会从血站拿些义务献血的宣传页回去发给同事们。”王战斌说,一次去献血时,他在漯河市中心血站惊喜地看到了一个同事;还有一次,他和两个同事出去办事,忙完后,这两个同事主动拉着他去献血。
“我后来才知道,不少同事都加入了献血的行列。”王战斌说,“现在至少有20个同事去献过血,其中三四个还定期去献血。”
在微信公众账号“文明漯河”“漯河微生活”为王战斌奉献精神“点赞”的文章中,公布了王战斌的微信账号(步枪),一天之内,有很多漯河市民通过微信与王战斌取得联系,询问义务献血相关事宜。
“现在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想要加入或已经加入义务献血的行列,我很开心。”王战斌说,“作为一名义务献血者的同时,我会努力成为一名义务献血宣传员,为社会汇聚更多爱心。”(记者 郭秩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