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起,由我市和央视纪录频道(中央台九套)联合摄制的四集高清纪录片《牡丹》,将于23:30在央视综合频道(中央台一套)《魅力纪录》栏目连续4天播出。“国民之花”,这一似曾相识而又深入人心的定义在纪录片《牡丹》中出现的时候,人们的思绪便随着动人的影像坠入记忆的长河。究竟是谁,成就了牡丹“国民之花”的美誉?洛阳之于牡丹,有何等意义?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从白居易的千古名句中,可窥盛唐牡丹胜景。1000多年后的洛河之滨,一年一度的牡丹文化节,满城国色天香依然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游客的脚步,男女老幼流连忘返……
这一朵浓缩了华夏儿女对繁荣、强盛、幸福、美好不懈追求的花,如今已是千年帝都洛阳的一张城市名片。《国民之花牡丹记忆》系列报道,为您讲述一朵花和一座城的不解之缘。敬请关注。
|
平安锁上的牡丹 |
|
“历代古籍里屈指可数的记载,文物残片中若隐若现的端倪,老蔡希望,自己的目光,能够拨开雾霭,寻找到牡丹成为‘国民之花’的真实答案……”纪录片《牡丹》中,这样叙述河洛文化研究会会长蔡运章的“困惑”。
今晚起,由我市和央视纪录频道(中央台九套)联合摄制的四集高清纪录片《牡丹》,将于23:30在央视综合频道(中央台一套)《魅力纪录》栏目连续4天播出。
“国民之花”,这一似曾相识而又深入人心的定义在纪录片《牡丹》中出现的时候,人们的思绪便随着动人的影像坠入记忆的长河。究竟是谁,成就了牡丹“国民之花”的美誉?洛阳之于牡丹,有何等意义?
1 记忆深处的那一抹红
脸上道道沟壑般的皱纹,记录着娄万太逝去的65个春秋。在他的记忆中,有一朵红色的牡丹花,让他印象深刻。
几天前,老娄坐在周王城广场上刻有牡丹花的石凳上,把思绪拉回到43年前的1971年,位于洛河南岸的古城乡毕沟村。
那个春天,那间只有几平方米的土坯房和一张破木床,还有“墙”上盛开的那朵红牡丹,是他新婚的见证。
“说是面‘墙’,其实就是一块布。”老娄说着,笑了。布是娄万太赶集扯回来的,又花3分钱买了一包粉色染料。缸里放上染料,白布往缸里一放,浸水,变成粉红色。他把这块布用铁丝挂于木床外侧,成为一面“墙”。
拜堂的前一天,娄万太把那面“墙”扯了下来,跑到同村的一位老先生家中,恳请画上一朵牡丹花,以求幸福吉祥。
就这样,一朵盛开的红牡丹,映红了小两口喜悦的脸庞。如今,土坯房早已不在,而那一抹红色成为老娄心里永远的甜蜜。
牡丹离我们有多远?您可能会说,儿时的那条床单上,绣着一朵牡丹花;他可能会说,奶奶的那个脸盆上,也有牡丹的芳姿;还有人会说,爸妈的结婚证上,盛开着一朵牡丹……
漫步老城,胡同人家门楼上的牡丹雕饰芳容依旧;穿行马路,公交车身上的牡丹已成风景;百姓家中,牡丹装饰品随处可见……
牡丹之于生活,如今已无处不在。
或许,“国民之花”就来自于百姓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