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祜诗中提到了李谟偷曲的故事。据说,在一个元宵节的前夜,唐玄宗在东都上阳宫中命乐师谱写了新曲《紫云回》,并亲自演奏。
李谟吹笛 (资料图片)
平时东幸洛阳城,
天乐宫中夜彻明。
无奈李谟偷曲谱,
酒楼吹笛是新声。
——张祜《李谟笛》
张祜诗中提到了李谟偷曲的故事。据说,在一个元宵节的前夜,唐玄宗在东都上阳宫中命乐师谱写了新曲《紫云回》,并亲自演奏。次日夜,玄宗微服出宫观灯,听到一家酒楼传来《紫云回》的笛声,他大吃一惊。
于是,玄宗秘密派人捉来吹笛者,追问其详。来人自称李谟,前夜在上阳宫外的天津桥上赏月听到此曲,因此学会了。玄宗又命他吹奏其他曲子,果然技法高超,于是将他留在宫中,让他当一名宫廷乐师。
明代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曾替李谟辩护:“上阳宫宫院深深,笛声无法传出,李谟无从偷曲。且李谟为教坊弟子,演奏新曲是其本职工作,不必窃曲!”他又说:“李谟曾吹笛于江上舟中,能使微风骤至,舟人贾客有怨叹悲泣之声。”可见李谟的笛艺非同寻常。
唐代是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高峰期,出现了《霓裳羽衣曲》《阳关三叠》等著名音乐作品,也出现了许和子、李龟年、康昆仑、段善本、陈康士等杰出音乐家,即使在民间,音乐也十分普及。
笛子在中原地区有悠久的演变史,如在河南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墓葬中,就出土了距今约8000年的骨笛。汉代以后,笛子已在宫廷、军队的鼓吹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到了唐朝,笛子已成为十分重要的乐器。简单的笛子可以表达丰富的内容,与其他乐器相比,它更具抽象、含蓄的艺术特质。
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云:“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宋代洛阳诗人陈与义的“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描述的就是洛阳城里美妙的笛声。《甄嬛传》里有这样的情节:甄嬛大病初愈,槿汐、流朱、浣碧催促甄嬛到外面走走,甄嬛讲到了“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甄嬛到杏花林里吹曲子《杏花天影》,初遇皇帝,让皇帝心动。
如今,活跃在洛阳的“十万宫廷乐舞”团队使用的笛子,据说就是从那时传下来的。(王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