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犯罪分子以退契税为幌子对市民进行诈骗的案件较多,仅18日、19日两天,警方就接到类似报警60余起。这样的诈骗有哪些特点?市民应当如何防范?
核心提示
近日,犯罪分子以退契税为幌子对市民进行诈骗的案件较多,仅18日、19日两天,警方就接到类似报警60余起。这样的诈骗有哪些特点?市民应当如何防范?
1 6000多元税款没拿到手反被骗走5万元
18日10时许,市民李丽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洛阳市房管局的工作人员,对方不仅知道她的名字,而且对她在中州路与王城大道交叉口附近某小区购买一套房的信息也了如指掌,所以李丽没有对对方的身份产生怀疑。
对方告诉李丽,现在国家房产政策有所调整,房产契税下调,需退还给她房产契税等税款共计6000多元。
一听有这种好事儿,李丽很高兴,警惕性也就降低了不少。随后,对方给李丽提供了一个所谓的国家房管局的电话号码,称具体申领流程可打这个电话咨询。
李丽随即拨打了该电话。电话接通后,对方先对李丽的身份进行了核实,然后给了她一个退款编号,让她到ATM机上去领钱。而所谓的退款编号,其实是骗子的银行账号。
问清了申领流程,李丽来到ATM机旁,在对方“看到什么就说什么”的指示下,李丽卡内5万多元余额被对方获知后,李丽又完成了一系列操作。
李丽说,她从未在ATM机上转过账,当时她都蒙了,不知道自己的操作是转账,糊里糊涂地就将5万元钱转出去了!
当天,市民曹先生同样遭遇了类似骗局,被骗了1万多元,稍微不同的是,对方以退还车辆补贴税为由。
2 两天共接到类似的诈骗报警电话60余个
洛阳晚报记者从市110联动指挥中心了解到,在18日、19日两天,110联动指挥中心共接到类似的电信诈骗报警60余起。
金谷派出所案件侦办大队民警李杰说,实际上,此类电信诈骗以前也出现过,换汤不换药,只不过犯罪分子之前是打着领取社保金、医保金的幌子出现的。
同时,李杰坦言,此类诈骗案件侦破难度较大,一是因为在作案过程中,受害人与犯罪分子不接触,犯罪分子仅使用通信工具与受害人联系,并不直接接触,受害人对犯罪分子的外貌特征不了解,警方难以通过对比的方法查找作案者;二是作案方式信息化,犯罪分子使用软件、网络电话等技术手段,批量群拨电话或群发短信实施诈骗,诱导受害人向指定账户转汇资金,随后在短时间内转存、提现;三是作案地域分散化,犯罪分子往往是异地作案,遥控受害人向指定的异地银行卡转汇资金,随后在其他地方提取现金,给警方冻结资金、调查固定证据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四是犯罪分子团伙化,电信诈骗犯罪往往由多人共同实施,分工明确,作案过程环环相扣。
3 保持清醒头脑谨防上当
遇到类似的电信诈骗,市民怎样甄别防范?
李杰说,首先是不轻信陌生电话,遇到天上掉馅饼的事儿,第一反应是持怀疑态度,不轻信低投入高回报;其次是核实,不要抱侥幸、怕麻烦的心理,接到所谓职能部门的电话或短信后,可通过上网查询、到其办公地点实地探访等方法核实对方身份,在没有确定对方是谁的情况下,不能盲目按照对方要求进行办事;再次是多沟通,遇事要及时和亲戚朋友沟通,让他们帮助辨别;最后是保护好个人隐私,李丽的个人信息被泄露了,才导致其上当受骗,因此市民日常生活中不要轻易将本人的家庭信息、银行账号等向他人透露。
“针对此类诈骗,只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听从摆布,是不会上当的。”李杰说,如果实在拿不准,应当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见习记者 魏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