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5日在洛阳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李跃民)
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和中原经济区建设起步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全市上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抢抓中原经济区建设重大机遇,围绕福民强市总体目标,全力打好项目建设、经济转型、机制转换、城市提升、民生改善、环境创优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六加一”攻坚战,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发展良好态势,圆满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初步测算,2011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2723亿元,增长12.8%,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6个和1.1个百分点,较计划目标高0.8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78.3亿元,增长25.5%,较计划目标高12.5个百分点。全年粮食再获丰收,总产46亿斤。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250亿元,增长20%,较计划目标高5个百分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55亿元,增长27%,较计划目标高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4亿元,增长18%,较计划目标高1个百分点。外贸出口14.5亿美元,增长38.1%,较计划目标高18.1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412.8亿元,贷款余额1364.7亿元,分别较年初增加317.9亿元和254.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9756元和6532元,分别增长12%和15%,较计划目标分别高3个和6个百分点。物价趋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5.6%,与全省持平。
●加强运行综合协调,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多措并举,扎实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
●农业结构更趋优化,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转型。
●服务业稳步发展,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
●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
●发挥节能减排倒逼机制作用,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省定、市定实事扎实推进,民生改善工作显著加强。
回顾去年的工作,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22项主要经济指标,除三产增加值增速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2项指标外,其余20项均完成或超额完成计划目标。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受国际债务危机阴云笼罩和国内通胀压力增大等多种因素影响,经济发展中一些问题凸显出来。一是服务业发展缓慢,低于同期经济增速。二是市场物价高位运行。我市物价总水平与全省、全国价格走势相同,保持高位调整态势,对居民生活质量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影响较大。三是部分行业效益下滑严重。硅光伏、电解铝、电力、石化等部分行业效益大幅下降,发展面临极大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