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胡旦讥讽为“渴睡汉”的书生吕蒙正,1000多年前生在洛阳,曾三度为相,以敢言著称。
被胡旦讥讽为“渴睡汉”的书生吕蒙正,1000多年前生在洛阳,曾三度为相,以敢言著称。如今人们游龙门,赏伊水,不知谁会想起吕蒙正曾在此处读书。《宋人轶事汇编》收录了吕蒙正故事若干,今天挑几个说说。
因父母关系不和,吕蒙正和母亲一同被父亲吕龟图赶出家门。龙门山利涉院的僧人看出吕蒙正有贵人气质,便邀请他到山间,为他在山崖上凿窟居住。吕蒙正在那里住了九年,刻苦读书,后来中了状元。
中状元后,他带着母亲去见父亲,父亲虽答应接纳母亲,但始终不肯与她相见。夫妻俩后来同住一个屋檐下,却一直分居,真不知他们当年吵架都说了什么狠话。
吕蒙正住在龙门山时,有一天走到伊水边,见有人卖瓜,很想吃却没钱买。卖瓜人偶然掉落一个瓜,他“怅然取食之”。后来,他当了宰相,在洛阳城东南买了园子,临着伊水建起亭子,取名“噎瓜亭”。
吕蒙正当宰相期间,有个官员收藏有一面古镜,据说能照二百里,想献给吕蒙正,借以攀交情。吕蒙正却一点儿面子也不给:“我的脸不过碟子大,何用照二百里?”
宰相的生活条件好,渐渐地,他好像忘了少年时过的穷日子,忘了伊水边捡的那个瓜。他每天早晨都要喝鸡舌汤,咋喝都不烦。
一天傍晚,他在花园溜达,远远瞧着墙角有个“小山丘”,以为是假山,问随从:“这是谁堆起来的?”随从回答:“都是为您杀鸡拔毛堆起来的。”吕蒙正一脸惊讶:“我才吃几只鸡,竟有这么大一堆鸡毛?”随从不紧不慢道:“一只鸡就长一条舌头,您一碗汤要用几条鸡舌?这汤您喝多久了?” 吕蒙正沉默不语,心中悔悟,从此再不喝鸡舌汤了。(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杨文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