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洛轴集团考察时,肯定洛阳“这里发展轴承产业的生态好,就是产学研一体化”,关心人才“上岗培训是怎么做的”“收入怎么样”,勉励职工“在企业发展中奋发有为、多作贡献”……一句句流露真情的惦念、一声声饱含深意的鼓励,凝结着对人才的深挚关心与殷切期待,总书记思虑深远地说:“人才是希望。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够真正实现。”
人才是地方腾飞最强劲的引擎。
习近平总书记在洛轴集团考察时,肯定洛阳“这里发展轴承产业的生态好,就是产学研一体化”,关心人才“上岗培训是怎么做的”“收入怎么样”,勉励职工“在企业发展中奋发有为、多作贡献”……一句句流露真情的惦念、一声声饱含深意的鼓励,凝结着对人才的深挚关心与殷切期待,总书记思虑深远地说:“人才是希望。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够真正实现。”
这句话,是价值与方向,也是重托与期许。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才是战略性支撑。
新中国成立之初,洛阳之所以能迅速建设成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靠的正是全国各地的专家、熟练技工等“八方英才”齐心建功;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之所以能一次次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展现出强劲的内生动力、韧性、潜力,也正在于拥有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由一域一隅到大党大国,事实一再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
一方沃土育英才,万千英才兴一方。这些年,我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
聚焦产业发展、城市提质、乡村振兴等全局性重点工作所需,常态化落实“1+22”人才政策,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洛阳”建设,进一步壮大人才“蓄水池”;创新推行“政录企用”、成立市人才集团、设立“河洛英才创新创业投资基金”等,持续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搭建线上线下“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构建“租售补”一体化青年安居保障体系,精心营造宜居宜业的人才发展环境;打造周山、伊滨两大智慧岛,组建龙门实验室,对接争取教育部河南高等研究院落地,不断深化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四链融合”……紧密的产学研生态和全周期服务,让“近悦远来才聚河洛”的强磁场加速形成。
以人才“活水”润泽发展“良田”,方能结出重振辉煌的“硕果”。今天,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面对重塑洛阳产业格局的艰巨使命任务,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渴求人才支撑。牢记总书记的关怀厚爱和殷殷嘱托,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把人才唤回来、把人才引进来、把人才留下来、把人才育成才,河洛大地就能成为各类人才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热土!(洛 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