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兴则文明兴。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视和关心的事。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持之以恒加强重点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深化污染防治攻坚,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殷殷寄语、谆谆嘱托,为我们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是朴素的真理。”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生态文明建设最能给老百姓带来获得感,环境改善了,老百姓体会最深,生态环境好,老百姓就多了一份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观生态版图,洛阳居中国之“中”,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分属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在全国生态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看战略地位,洛阳是黄河流域的重要节点城市,肩负着守护黄河安澜、筑牢生态屏障、传承黄河文化的重要使命。今后几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积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这些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洛阳认真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持续厚植生态优势,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河洛大地上落地生根。
看大河奔涌,洛阳以全面推行河长制为抓手,大力推进流域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全面完成中小流域“两清一护”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连年实现“双下降”,滨水生态空间遍布城乡,“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幸福河湖新画卷徐徐铺展。
看秀丽山川,洛阳坚持“应划尽划、应保尽保”原则,将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的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共划定面积1771平方公里,并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45.8%的森林覆盖率远超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
看绿色转型,洛阳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整治散乱污企业,推进工业企业“退城进园”,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宁德时代洛阳基地的“零碳工厂”理念重新定义了动力电池制造的生态标杆;省委省政府全力支持洛阳打造国家级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示范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含新量、含绿量、含金量不断提升……
从流域治理、生态保护,到减污降碳、向绿向新,这份写在河洛大地上的生态答卷,见证着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彰显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选择,也映射出美丽洛阳赋予人们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之以恒厚植生态优势,以更大力度抓好生态保护治理,深化污染防治攻坚,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让河洛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为“美丽中国”增绿添彩。(洛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