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还要继续把制造业搞好!”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考察河南,首站来到洛阳,首先前往洛轴集团。在洛轴智能工厂,总书记详细了解企业发展历程,听取不同类型轴承产品的用途和性能介绍,走近生产线察看生产流程,关心询问一线技能工人的收入和成长,这样的行程安排,无疑再次传递出一个鲜明信号——大国领袖对制造业的重视一以贯之,对以科技创新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念兹在兹。
“中国式现代化,还要继续把制造业搞好!”
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考察河南,首站来到洛阳,首先前往洛轴集团。在洛轴智能工厂,总书记详细了解企业发展历程,听取不同类型轴承产品的用途和性能介绍,走近生产线察看生产流程,关心询问一线技能工人的收入和成长,这样的行程安排,无疑再次传递出一个鲜明信号——大国领袖对制造业的重视一以贯之,对以科技创新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念兹在兹。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这些年,每赴地方考察,总书记总会特别关注先进制造业发展情况。从强调“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到寄语“下一步要努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实现全面提升”,再到提出“制造业要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总书记重视制造业发展,不是简单地就制造业谈制造业,而是“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国”,是“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国产化替代率”。这次在洛阳,总书记又指出“现代制造业离不开科技赋能,要大力加强技术攻关,走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子”,意即在此。
凭借新中国成立初期“十大厂矿”的历史性落地加持,洛阳曾同辽宁沈阳一道,铸就中国工业看“两阳”的高光时刻。想当年,洛阳创下我国第一台履带式拖拉机、第一条浮法玻璃生产线、第一批汽车变速箱轴承等众多“全国第一”,助力共和国挺起民族工业的“脊梁”;看今朝,“洛阳制造”配套“北斗”“嫦娥”“神舟”“蛟龙”等多类“大国重器”,始终走在创新发展的大路上。可以说,制造业是洛阳的当家产业、优势产业,以科技创新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洛阳作为“共和国长子”应有的担当!
过去,高端轴承一度“摸不着”,许多技术和产品长期被国外“卡脖子”;如今,得益于技术升级,产品工艺水平明显提升,高端轴承产值已经占到企业总产值的七成。这是洛轴的跨越之路,也是洛阳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洛阳坚持把推动产业发展作为现代化洛阳建设的首要任务、作为“三项重点工作”之首,咬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放松,坚持把创新落到产业上、把产业落到风口上,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稳住工业基本盘,一手抓风口产业引进培育、抢占产业新赛道,同步推进“产学研”“数与智”深度融合,一步一个脚印,推动“四新一装备”等风口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加速实现产业乘“风”起、制造变“智造”。
综观今日洛阳,龙门实验室科研成果数量居全省前列,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连续6年领跑全省、连续5年超过全国;5大先进制造业集群17条优势产业链营收突破4600亿元,带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7%,数据为近5年最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首次过半,达到55.8%;绿色工厂数量翻番,“上云用数”企业超过1.8万家;伊滨智慧岛入选全省第一梯队,周山智慧岛集聚企业超千家,创新平台总数达3949家,23家科技产业社区集聚人才8000多名,“专精特新”企业数量“两年翻一番”……创新链和产业链紧密衔接,城市产业发展的每一步攀登,都有科技支撑。
“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道不变、志不改,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实体经济为根基,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子,持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抢占产业发展新赛道,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重塑产业格局,洛阳制造业必将迎来新时代的“高光时刻”!(洛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