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三月好春光,书香氤氲满庭芳。3月28日,“洛工书声·‘新’向未来”2025年洛阳工会职工书屋示范性读书活动在偃师区举办。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贾锁文,偃师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工会主席王宇杰,全市各县区分管宣教工作副主席、宣教部部长、职工书屋负责人及部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代表参加活动。
活动中,大家观看了视频《习近平的读书之道》,聆听了总书记分享的读书故事,对“不负韶华梦 读书正当时”有了更深的认识。随着扣人心弦的琵琶演奏与饱含深情的《忆江南》朗诵的完美融合,现场每一位观众不由自主地沉浸在温馨的氛围中,开启了这场读书之旅。
偃师区城市管理局的职工刘继昌分享了金一南创作的纪实文学《苦难辉煌》。他深情地说:“转业返乡投身城市管理工作的7年间,城市管理工作点多线长的千头万绪;水气暖保障的千家万户;工作中挨骂受屈的千辛万苦;面对各行各业的千差万别;城市管理工作真不好干的千真万确,这‘五个千万’的磨砺中读懂了信仰的当代注解。”在历史与现实的时空对话中,他愈发深刻地理解:城市管理不仅是丈量街道的标尺,更是称量民心的天平,那些工作中看似寻常的点滴,何尝不是新时代的"苦难辉煌"?就像红船劈波斩浪需要每一滴水珠的力量,城市文明的丰碑也离不开每个管理者的默默奉献。
偃师区总工会的职工杨琳琳分享的是曲黎敏编写的《诗经,越古老越美好》。分享从歌曲《采薇》开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当她开始诵读《诗经》那一刻,仿佛走进了历史的时间长廊,看到一个个鲜活的面孔,听他们最美的声音,看历史最美的画卷。《诗经》不仅是中国人精神的起飞点,更是这片土地上祖辈原始先民生活的瑰丽展现。在这里她能感受到那种古朴热忱的精神力量,熠熠生辉的民族精神。这就是为什么数千年来这本大作仍是国人心中最神圣的那本心灵之书。
来自美团外卖的骑手张亭亭从事该工作已经5年,工作之余,她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今天她推荐了《苏东坡传》,她说:“《苏东坡传》是一部展现苏轼人生智慧与精神的传记,读完仿佛走过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苏轼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但他始终以‘此心安处是吾乡’应对漂泊,以‘人间至味是清欢’对抗苦难。那些烟火气的细节,让我们看到了政治漩涡中一个天才如何保持灵魂的自由”。她觉得外卖行业与苏轼的人生经历看似分属不同的时空维度,但二者在应对挑战、适应环境、服务民生等方面存在有趣的对比性,在这个追求效率与成功的时代,或许更需要苏东坡的天真与从容,在认清生活的局限后,依然能以赤子之心拥抱世界。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各县区总工会就职工书屋建设、读书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交流,并分别介绍了下一步工作谋划。
市总工会一直高度重视职工书屋建设工作,从2008年开始,把此项工作列入年度重点工作,成立职工书屋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洛阳市工会职工书屋建设管理办法(暂行)》,增加职工书屋建设投入,抓好“建、管、用”重要环节,着力把职工书屋打造成融书籍阅览、学习研究、文娱交流、人文关怀、心理疏导“五位一体”的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家园。截至目前,全市工会已建各类职工书屋750余个,其中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33个,省级职工书屋示范点113个,市级职工书屋示范点145个。2024年全市各级工会依托职工书屋开展“洛工书声”等系列读书活动263场。
贾锁文指出,各级工会要高度重视、切实建强管好用好职工书屋,创新载体、打造“洛工书声”职工阅读品牌,注重资源共享、织密阅读服务网,不仅要把职工书屋建起来,更要通过举办各种读书活动让书屋用起来、转起来。要以书香洛阳建设为抓手,加强阅读活动推广,让更多职工在书香中与经典对话、与智慧同行,在阅读中汲取奋进力量、涵养精神气象,共同书写“书香洛阳”的崭新篇章,开创洛阳职工书屋示范性读书活动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