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县的李女士突然“手舞足蹈”不受控制,医生将她近一年的生活习惯问了一遍,结合相关医学检查,最终查明,元凶是她日常服用的保健品。
新安县的李女士突然“手舞足蹈”不受控制,医生将她近一年的生活习惯问了一遍,结合相关医学检查,最终查明,元凶是她日常服用的保健品。
“手舞足蹈”难自控,女儿带母亲来洛就医
上周,李女士在准备晚餐时,突然出现手脚不受控制的扭动,仿佛在跳舞一般,无法自行停止,把厨具弄得哐当乱响。
女儿发觉异常,赶紧将母亲送往家附近的医院就医。然而两天过去了,母亲“手舞足蹈”的症状未见明显好转。
亲属们说法各不相同,李女士的女儿急坏了。上网搜索了解到,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接诊过类似病例,决定带母亲到该院就医。
(资料图)
不费吹灰之力 洛阳医生揪出“真凶”
该院神经内科主任李建辉及主治医师李琳芳接诊后,根据发病症状迅速判断李女士可能患有“急性肌张力障碍”。经过了解病史,他发现李女士长期服用2种以上保健药,且近期加大了剂量。结合临床表现,怀疑这是“药物性舞蹈症”,最终的检查结果也证实了这一判断。
李建辉解释,许多保健品中含有一些对神经系统不利的活性成分,会导致神经调节功能失衡。比如,一些保健品可能含有干扰多巴胺代谢的成分,长期服用导致多巴胺水平异常升高,从而引发“药物性舞蹈症”。
(资料图)
什么是“药物性舞蹈症”?医生详解
李建辉介绍,“药物性舞蹈症”是因药物作用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肢体不自主、不规则的舞蹈样动作,还可伴有面部异常表情,如噘嘴、闭眼、皱眉等,患者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有的甚至会前往精神科就诊。
“在门诊中,我们还遇到过因一次性服用大量感冒药而导致类似症状的患者。”李建辉提醒,无论是保健品还是处方药都应谨遵医嘱,滥用都有健康风险。如果身边有人出现类似症状,应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张晓丹 通讯员 牛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