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网首页 新闻 县区 百姓呼声 电子报 洛阳社区
简体 繁体
  新闻 | 图片 | 洛阳

郢书燕说(河洛学堂)

您当前的位置 : 洛阳网 > 新闻中心 > 洛阳 > 经典洛阳 > 典籍典故  来源: 洛阳网 2025.02.24 08:17
分享到微信: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您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写东西的同时突然跟人说话,顺手就把说的内容也写下来了。要是写信,寄出前仔细检查,发现了删掉就好。《韩非子》里有一个楚国人却因大意,没检查就寄出去了。故事是这么说的——

  一天夜里,有个楚国人给燕国丞相写信。火光不够明亮,写着写着看不清了,他就对举火把的人说:“举烛。”

  那会儿还没有蜡烛,人们将干芦苇、艾蒿之类的易燃物扎成一束,灌入耐燃而光焰明亮的油类,点着了竖起来照明,说是烛,其实是火炬、火把。举烛就是将火把举高点儿,使屋里亮堂点儿。

  这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说“举烛”的同时,顺手就把这俩字写到了信里。写完他也没检查,就把信寄出去了。

  不久,燕相收到书信,读着读着卡壳了,“举烛”俩字显得十分突兀。难道这位朋友是在暗示什么高明的治国之道?

  燕相琢磨再三,终于悟出了“举烛”背后暗藏的“深意”:“举烛,就是崇尚光明;崇尚光明,就是要选拔有德才的人加以任用!”太妙啦!

  燕相把这一治国之道告诉燕王。燕王听了非常高兴,立即采纳“举烛”之策。燕国开始选拔贤能治理国家,国力蒸蒸日上。

  对这个故事,韩非子总结道:“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举学者多似此类。”意思是,国家是治理好了,但这不是书信里的原意。现在社会上提拔的学者大多类似这样。韩非子借这个故事讽刺一些人穿凿附会的治学态度。后人也由此引申出成语“郢(音同影)书燕说”。

  郢是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都城,在此代称楚国。“郢书”指讹误的书信。“燕说”指穿凿附会之说。“郢书燕说”比喻曲解原意,以讹传讹。 “举烛”纯属误书,燕相纯属误解,歪打正着,纯属运气好。咱可别学他们郢书燕说!(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杨文静)

[ 责任编辑:潘亮 ]
返回洛阳网首页>>
相关阅读
    癫痫大发作急救与照护全流程指南
    癫痫大发作急救与照护全流程指南
  • ·心脏植入支架后为啥要长期服药?
  • ·小伙狂炫自助胃险些撑爆!医生提醒
  • ·一来例假就头痛怎么办?
  • 城市阳台暖意浓 洛城蝶变日日新
    城市阳台暖意浓 洛城蝶变日日新
  • ·朱延振:痴迷三十余年 耕耘盆中乐土
  • ·邻近小城访三苏,羊肉饸饹香久留
  • ·初冬虽至 洛阳县区亦可捡秋
  •  
    新闻排行
  • 解锁洛阳牡丹的“长红密码”
  • 2025年河南省职工婚恋交友活动在...
  • 洛阳按照一楼一策发展思路 明确各...
  • 乡村游催生民宿热【组图】
  • 历史性突破!洛阳姑娘勇夺拳击世...
  • 优待证免费乘地铁 需激活后预存1...
  • 洛阳今日晴天间多云 最低气温1℃
  • 最高气温将升至29℃!洛阳最新天...
  • 洛阳“你点我检”将常态化运行 全...
  • 涧西区武汉路社区:社区“微基金...
  • 百姓呼声
    洛阳市新街北延项目还会实施吗?
    市公共交通支付一体化何时能上线?
    精彩图片
    新安县磁涧镇:丹...
    郭蓉怡:青春接力 ...
    中科信息产业园(...
    于延明:豆香四溢 ...
    精彩热帖

    杏花盛开时

    隋唐园赏美景

    五龙沟杏花开

    遗憾
    /汝阳天心寺考
    /村戏
    /冬日取暖的事儿
     
    版权声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豫ICP备0501746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7000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921 传真:(0379)65233529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北京盈科(洛阳)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