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装励志剧《国色芳华》中,男主角蒋长扬在洛阳遇到奇女子何惟芳(杨紫饰),她擅长培育牡丹,后来到长安城的西市开了“花满筑”。
在古装励志剧《国色芳华》中,男主角蒋长扬在洛阳遇到奇女子何惟芳(杨紫饰),她擅长培育牡丹,后来到长安城的西市开了“花满筑”。何惟芳经商的初心是希望无论贫富,人人皆可赏花,但她渐渐发现大多数人为了生计奔波,根本无暇欣赏鲜花的无用之美,那这生意还怎么做?
让贩夫走卒赏得起牡丹
上篇《少夫人的金疙瘩》(详见本报2月13日A15版)说到,由于唐代皇室推崇,牡丹大受追捧,富人为争抢珍品牡丹不惜一掷千金:每到暮春时节,京城显贵“车马若狂”去赏花;牡丹成了摇钱树,“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何惟芳身怀养花绝技,将牡丹视为“年年能生钱的活财神”,来到长安后,准备卖牡丹赚钱。她希望无论贫寒、富贵之人,皆能有一隅美景可赏,便爬“清凉山”挖野生矮牡丹,培育出贩夫走卒也享受得起的盆栽牡丹“怀袖香”。
剧中何惟芳处在唐玄宗开元年间,三百多年后,北宋欧阳修到洛阳任西京留守推官,他发现“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连挑担子出苦力的都能在头上插朵牡丹,可见人人能享牡丹之美。
在一段对杨紫的专访中,记者问:“如果能回到唐朝,最想带哪三样东西给何惟芳?”若是我,必带一本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何惟芳看了一定很高兴,她的心愿终将在家乡洛阳得以实现。
最近,咱洛阳培育出新品牡丹“五彩什样锦”,一株开出5种颜色10朵牡丹花,这催花技术举世无双。我也想给何惟芳带上一盆,外加种植技术说明书,她要是能学会,圣人三郎的御花园都能让她承包了,就像洛阳人宋单父为唐玄宗在骊山种牡丹那样厉害,能赚一大笔钱。
何惟芳卖牡丹、芍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顾客根据颜色预订种苗,她到秋日上门栽种,待来年春日花开,再结清花钱;另一种是即刻买下带走。后一种方式,如今多见,不少人网购洛阳牡丹作为年宵花,为春节增添喜色。
前一种方式,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里有记载。北宋的早春时节,就有洛阳人到寿安山上砍牡丹苗来城里卖,到了秋天再嫁接。当时有个著名的接花工叫“门园子”,富贵人家都请他去接花;接一头姚黄五千钱,秋天立合同,到来年春天见到花开再兑现。
剧中有位顾客春日要买两株芍药,希望马上移栽到自家院中,何惟芳说:“花开之时是不能移栽的,否则会伤了花的根茎,可以等秋日上门移栽。”可见她真是爱花懂花之人。
让平头百姓用得起澡豆
何惟芳爱“金疙瘩”,但她并非眼里只有钱,她发现只有安居乐业,百姓才会花钱买一株花、一抹香;而美也不止一种样子,即便没有花可赏,“面容洁净、气味清新”也是美。于是,她一边培育新品,种出能高价卖给王公贵族的名品牡丹、芍药、千瓣莲;一边以丹皮等为原材料研发平价梳妆用品,满足普通人的爱美之心。
蒋长扬送来的澡豆给了何惟芳灵感:“澡豆对于平头百姓来说,还是太贵,研制出更加便宜的澡豆,才能惠及更多人。”
魏晋以后,古人将豆粉、香料等混合制成澡豆用来洗沐,既能去污,又能营养皮肤,是一种高级用品。据《世说新语》载,晋武帝司马炎的驸马王敦,虽出身名门大族琅琊王氏,却是个粗人,不熟悉贵族的精致生活。王敦刚和舞阳公主结婚时,上厕所看见漆箱里放着干枣,原本是用来堵鼻子的,他却以为厕所里也要放置果品,就把枣吃光了。他回到屋里,侍女端出装水的金澡盘和装澡豆的琉璃碗,这原本是让他洗手的,他却把澡豆都倒入水里喝了,以为是干粮。侍女们都捂着嘴笑话他。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面药》中介绍了美白、保湿、祛斑等不同功效的澡豆配方。这些澡豆有的“用洗手面,十日色白如雪,三十日如凝脂”,有的“每旦取洗手面,百日白净如素”……如此功效,搁现在也畅销!
剧中何惟芳的姐妹出主意,就提到“可以根据《千金方》记载的澡豆配方加以改良”,做出便宜的澡豆。
在唐代,护肤养颜的口脂、面药都是奢侈品,皇帝常用来赏赐臣子。杜甫腊日获赐,作诗谢恩:“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刘禹锡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时,曾替杜佑作《为淮南杜相公谢赐历日面脂口脂表》,感谢皇帝赐面脂、口脂等护肤品。 后来,何惟芳开了分店“清舒斋”,以药入妆,养颜康体,所售商品百姓也买得起,有润泽养发的云鬓丹、清新口气的芬芳水、养颜祛斑的美颜丸、保湿润肤的玫瑰面脂。她还亲自试用产品,实乃良心商家!(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杨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