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集众智谋发展,凝心聚力谱新篇。8日上午,在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二次大会上,6位市政协委员、智库专家围绕科技创新、未来产业、城市调性、客家文化等议题,提出了许多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充分体现了广大政协委员的政治热情和责任担当。
广集众智谋发展,凝心聚力谱新篇。8日上午,在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二次大会上,6位市政协委员、智库专家围绕科技创新、未来产业、城市调性、客家文化等议题,提出了许多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充分体现了广大政协委员的政治热情和责任担当。
王斌委员
关键词:易货贸易
国际易货贸易是一种国际间通过“以货换货、以物易物”补充现汇不足的结算方式。王斌认为,目前洛阳市还存在着易货贸易产业数字化转型迟缓、数字赋能有限等问题。
王斌建议,要推广学习国际易货贸易头部企业先进经验和技术,引导传统易货企业数字化转型;以易货为纽带,建立跨企业、跨产业、跨地区联动机制;依托我市优质产业基础,推动易货贸易产业链、数据链、价值链融合应用,构建集“数字化展示、交易、结算”于一体的综合性大数据服务网络。
吴海霞委员(代表民盟洛阳市委会)
关键词: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港作为一种新型的科技创新综合体,通过集聚创新资源、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我市具备建设科技创新港的创新资源优势和扎实产业基础,但要建好科技创新港,充分释放其效能,还需解决好相关问题,才能为我市创新驱动发展蓄势赋能。”吴海霞说。
吴海霞认为,我市有着雄厚的产业基础,在筹建科技创新港的过程中,应加强顶层设计,进行差异化布局,充分发挥这些创新资源和产业优势,有针对性地规划功能定位和建设目标。要革故鼎新,建设高效能管理体制机制,探索“事业单位+平台公司”的运行模式,探索“合同科研”评价体系,通过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实现自我造血功能。此外,还应建立技术研发市场导向机制,完善科研管理服务机制,释放创新活力。
李延科委员(代表民建洛阳市委会)
关键词:未来产业
“就目前看,我市未来产业发展在顶层设计、发展路径、要素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我市未来产业的发展。”李延科说。
李延科建议,要加快打造未来产业“瞭望塔”,建设前沿技术预见和技术调查平台,持续跟踪国内外前沿发展态势和技术演进趋势,结合国家战略和洛阳当地需求开展重点赛道的长期和可持续性研究。
他说,未来产业是长线投资,需要耐心资本,一方面需要吸引更多投资公司来洛发展,激活资本市场;另一方面要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和投资未来产业。要积极培育洛阳未来产业应用场景,并广泛开展解决方案和产品征集,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有效衔接和精准应用。要加快未来产业平台建设,布局建设一批专业化的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建立科技成果边研发、边转化的快速迭代机制,为科技成果搭建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桥梁。此外,还应建设未来产业人才队伍,推动建立“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投资家”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合作机制和利益共同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