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三九第二天,老话说“三九四九冰上走”,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就是当下。
今天是三九第二天,老话说“三九四九冰上走”,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就是当下。如今人们取暖,除了集中供热,自家也有不少设备,比如空调、电暖器、暖风机、电热毯、电热披肩……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得用电。古代没电,但古人的取暖神器也不少。
铸铁小火炉
围炉煮酒,对火玩雪
星期天去逛古玩市场,看见一个锈迹斑斑的铸铁小火炉。放在古时候,三九天它可闲不住。
从《问刘十九》到《雪夜对酒招客》,一到下雪天,白居易就想喊朋友来家里围炉煮酒。待到刘禹锡也来洛城养老,他总算有了一个完美的“酒搭子”,您看他的《雪夜小饮赠梦得》:“同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
对着暖烘烘的火炉,白居易煮酒还玩雪。他在《对火玩雪》中写道:“平生所心爱,爱火兼怜雪。火是腊天春,雪为阴夜月。鹅毛纷正堕,兽炭敲初折。盈尺白盐寒,满炉红玉热。”
官员取暖无忧,是因为朝廷每到冬天都会发炭,上班更冻不着,如唐代诗人宋之问在洛阳宫中值班时曾作《冬夜寓直麟阁》一诗,其中写道:“直事披三省,重关闭七门。广庭怜雪净,深屋喜炉温。”
贪官家里就更别提了。杨国忠家甚至将炭屑和蜜捏塑成双凤,在炉底铺白檀木,其上燃凤炭。有这还不够,他还选“婢妾肥大者”,站在身前为他遮风,名曰“肉阵”。
暖脚丫子,有汤婆子
盛夏,古人喜欢在床上放一个筒状竹器,抱着睡觉,风行怀中,便觉凉快,俗谓之“竹夫人”。到了冬天,“竹夫人”放假,“汤婆子”上岗。
清代赵翼在《陔(音同该)余丛考》中介绍,当时人用铜锡器盛热水,放到被窝里暖脚,称为“汤婆子”。汤婆子又名脚婆,宋代文人黄庭坚曾花重金买了一个脚婆,作《戏咏暖足瓶二首》,其一曰:“小姬暖足卧,或能起心兵。千金买脚婆,夜夜睡天明。”看来黄庭坚很爱他这个“脚婆”。
苏轼的爷爷苏序“轻财好施”,遇到灾年,卖掉家中田产救济邻里乡党;苏轼的母亲程夫人会赚钱,也懂散财,帮助亲戚嫁娶置业,周济同乡应对急难,苏轼受此家风影响,常常出手大方。一年冬天,他给老友杨君素写信,赞其“龟鹤不老,松柏益茂”,为表心意,随信寄送一个“暖脚铜缶”,并在信中告知用法:“每夜热汤注满,密塞其口,仍以布单裹之,可以达旦不冷也。”
盛满沸水,通宵保暖,汤婆子的保温性能真一流!
诗写一半,冻笔咋办
寒冷冬夜,不仅被窝需要暖,书桌也需要——古人写字用毛笔蘸墨汁,墨汁也畏寒,正文思泉涌呢,笔冻住了!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这首诗未必是诗仙李白写的,但李白应遭遇过冻笔的窘况。唐代边塞诗人岑参也有同样经历。一次,他在军帐中起草檄文,砚台里的墨汁冻结了,“幕中草檄砚水凝”。
暖砚就是用来解决这一烦恼的。唐代洛阳人张说(音同月)写过一首《暖砚铭》:“笔锋晓冻,墨池夜结。香炭潜燃,推寒致热。”可想而知,暖砚中空,内置炭火,这样就有保温功效了。
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有一个“七宝砚炉”,做工精巧绝伦,是其冬季常用之物:每至冬寒砚冻,就将砚台放在七宝砚炉上,“砚冰自消,不劳置火”,也不知是啥原理。
暖椅(《闲情偶寄》插图)
做把暖椅,一劳永逸
清代李渔还在《闲情偶寄》中介绍了一种极妙的取暖神器:暖椅。
李渔冬天写书,人畏寒,砚苦冻,在屋里多放几个炭盆,不光费钱,灰还很大。于是,他设计了一把暖椅。
暖椅很大,能坐能躺,下有抽屉,屉内烧炭。抽屉底嵌薄砖,四围镶铜,只让臀下、足下透火气。用极细的灰盖炭,火气不烈而满座皆温。这种设计还很省燃料,自朝至暮,只用小炭四块,合计不满四两。
上设扶手匣,人坐好,匣放下,就是几案,其中可装笔、砚、书本。在匣上挖手掌大一片,嵌入极薄的端砚,暖椅自带暖砚。要是在炭灰上放香,坐在椅上又香又暖,真赛神仙。有这暖椅,李渔游山访友不必另觅肩舆,配上杠子盖上顶,便可冲寒冒雪。他却不想想,那抬轿的人多苦?还是如今好,公交车开暖风,司机乘客都不冷。(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杨文静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