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杨凝式行书》云:“俗书只识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阑。”杨凝式,五代著名书法家。今存世的墨迹《韭花帖》《夏热帖》,是他写的两封短信,是书法艺术之瑰宝。
黄庭坚《杨凝式行书》云:“俗书只识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阑。”杨凝式,五代著名书法家。今存世的墨迹《韭花帖》《夏热帖》,是他写的两封短信,是书法艺术之瑰宝。
谁知洛阳杨风子
杨凝式,唐懿宗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生于洛阳,在唐昭宗时期考中进士,历仕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官至太子太保。杨凝式在官场常以“心疾”为由推辞事务,世称“杨风子”“杨少师”。
杨凝式的书法初学欧阳询、颜真卿,后又学习王羲之、王献之,一变唐法,用笔奔放奇逸。他的书法作品既有《韭花帖》这样的行书代表作,也有《夏热帖》这样的狂草作品。这些作品展现了他不同的心境和精神状态,既有常人的平静与优雅,也有看似狂放与怪诞实则清醒颖悟的一面。
杨凝式的书法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米芾、蔡襄等著名书法家都深受其影响。尽管学杨凝式者代不乏人,但能够得其精髓者寥寥无几。黄庭坚曾高度评价杨凝式的书法,认为他的作品达到了“造妙入神”的境界。
《邵氏闻见录》卷十六说:“杨凝式少师,唐昭宗朝为直史馆,宰相涉之子也。”“全忠既篡弑,凝式历梁、唐、晋三朝,阳狂不任事,累官至太子少师。其书法自颜、柳以入二王之妙。居洛阳延福坊,每出,导从舆马在前,多行于后。一日欲游天宫寺,从者曰:‘曷往广爱寺?’亦从之。今两寺壁间题字为多。多宝塔院有遗像尚存。近岁刘寿臣为留台,于故按牍中得少师自书假牒十数纸,皆楷法精绝。世论少师书以行草为长,误矣。”
《邵氏闻见录》的作者是邵雍之子邵伯温,其记载是自己的所闻所见,是真实可信的。天祐元年(公元904年),朱温(全忠)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当时的宰相是杨凝式的父亲杨涉,杨凝式为直史馆。杨凝式的家在洛阳延福坊。按照宋代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十的记载,杨凝式的家在天宫寺之东、广爱寺之西。《邵氏闻见录》卷二十记载,广爱寺在建春门内,建春门遗址在洛龙区李楼街道的楼村。天宫寺,位置明确,在今安乐村西部。可以判断,洛阳延福坊的大致位置,在今安乐村东部。
杨凝式喜欢游览佛寺,并特别喜欢在墙壁上题字,据说他把洛阳二百余所寺院的墙壁都题遍了。寺僧们甚至会预先将墙壁粉饰一新,等待他的到来。杨凝式的这些题壁作品一直到北宋时期还可以看到许多。
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杨凝式在延福坊高寿而终,礼葬于邙山。
第五行书《韭花帖》
古人形容菜之美者,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除了初春的韭菜好吃,秋天的韭菜也很美。杨凝式吃了韭花之后写的《韭花帖》,同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寒食帖》、王珣《伯远帖》并称为“天下五大行书”。
《韭花帖》叙述午睡醒来,恰逢有人馈赠韭花,非常可口,遂提笔作书以示谢意。其文曰:“昼寝乍兴,輖饥正甚。忽蒙简翰,猥赐盘飧。当一叶报秋之初,乃韭花逞味之始,助其肥羜,实谓珍馐。充腹之馀,铭肌载切。谨修状陈谢,伏惟鉴察。谨状!”
翻译成白话文是:白天刚从午睡中醒来,感到非常饥饿,忽然收到您的信函,承蒙您赐予美食。正值秋天的第一片叶子飘落之时,也是韭花味道最为鲜美的开始,搭配肥美的羊肉,真是美味佳肴。饱餐之后,内心感激万分,特此写信表示感谢,希望您能理解我的心情。
《韭花帖》的立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友人馈赠美食的感激之情。午睡醒来,饥饿难耐,友人的及时馈赠使他感到非常满足,这种真实的生活体验为作品注入了丰富的情感内涵。每一个字都充满了生命力和活力,展现了杨凝式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书法技艺。
该贴中的“一叶报秋”和“韭花逞味”都是典型的季节性描写,表达了秋天的到来和韭花的美味。这些典故不仅增添了书信的文化底蕴,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韭花帖》的结构疏朗而散淡,字距和行距都非常大,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这种布局,在杨凝式其他作品中很少见到,体现了他追求简淡萧散、自然流畅的艺术风格。这种布局,不仅使作品显得疏朗,还增加了视觉上的层次感。明代书画家董其昌说:“少师《韭花帖》,略带行体,萧散有致,比少师他书欹侧取态者有殊,然欹侧取态,故是少师佳处。”今人评价说,杨凝式《韭花帖》乃五代上承晋唐、下启宋元,及至而下千年清逸经典之作。
国之瑰宝《夏热帖》
杨凝式的《夏热帖》,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全文是:“凝式启:夏热体履佳宜,长□酥蜜水,即欲致法席,苦□□□乳之供,酥似不如也。(以下数字残损难识)病?(下二行残损)。”
书信的大意是:“杨凝式启:夏日炎炎,希望您身体安康。我准备了一些酥蜜水,想送到您的法席上,可惜无法提供乳制品,我觉得酥蜜水可能更好一些。”
这是一封简短的信札,内容简洁明了。虽有部分文字残损,但整体意思仍然清晰。信札开头以“凝式启”表明身份,接着表达了对对方的问候和关心,最后提到准备的礼物和自己的看法。这种结构既符合书信的格式,又体现了作者的真挚情感。
该信的立意在于表达对友人的关心和问候。在炎热的夏季,杨凝式不仅关心对方的身体状况,还特意准备了消暑饮料酥蜜水,表现出深厚的情谊。这种细腻的情感表达,使得这封信札不仅仅是一封普通的问候信,更是一份珍贵的人际交往记录。
《夏热帖》中并没有明显的典故引用,但其中提到的酥蜜水是一种传统的消暑饮料,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此外,“法席”一词则暗示了收信人是一位僧人,这也为信札增添了一层宗教色彩。
此帖是杨凝式唯一的传世草书作品,书法兼取颜真卿、柳公权笔法,体势雄奇险崛,运笔爽利挺拔,与他的楷书、行书作品相比较,艺术风格迥殊,表现出了书家的丰富艺术变化,为杨凝式书法代表作品作之一。此帖笔势飞动,浑然一体,凝重之中有潇洒气象,雄健纵逸,锋芒灼耀,极富大气。米芾赞:“杨凝式如横风斜雨,落纸云烟,淋漓快目。”(郑贞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