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靖难之役结束,燕王朱棣推翻建文帝登上皇位,史称永乐大帝。两年后,驻扎洛阳的明军中,一名姓金的高级将领主动辞去官职,带着家人来到洛阳城外一个小村子,过上了躬耕田园的隐居生活。
这些地区的金氏族人,可能有共同的祖先
金柏林说,其始祖金紫玉育有三子,因为名号不详,被族人称为大老、二老、三老。在老族谱上,大老、三老下方的世系图记载详细,其族人至今依然共同举办祭祖仪式,但族谱上二老下方是一片空白,其是否有后人,后人又去了哪里,一直是个谜。
2019年,来自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大金家村的金氏族人带着族谱来到洛阳寻根。当时,他们在贠庄社区查阅比对两地金氏族谱后意识到,自己很可能就是贠庄金氏族谱上记载缺失的二老之后。
金氏族人保存的老族谱
原来,大金家村金氏族谱记载,其始祖金贵宝在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从洛阳棋盘街(今老城区一带)迁徙至平度麻兰(今山东省平度市白沙河街道一带),但金贵宝何许人也,为何迁徙到那儿,未见文字记载。
贠庄金氏家族流传的一个故事称,其始祖金紫玉是明朝开国名将常遇春的部下,负责镇守洛阳。朱棣登基后,忠于朱元璋的金紫玉因不满朱棣篡位夺权之举,愤然辞官隐居。当时,金紫玉让长子留在洛阳城中做生意,让次子离开洛阳到外地谋生,让三子跟随其到贠庄隐居。
“史料记载,朱棣1402年在南京登基。因此,我们的始祖金紫玉应该是1402年之后辞官隐居的,而大金家村始祖金贵宝1404年离开洛阳,正是朱棣登基没多久。从种种线索来看,金贵宝很有可能是去外地谋生的金紫玉次子或者其次子之后。”金柏林说,尽管两地的金氏族人都比较认可这一推测,但因为缺少真凭实据,目前仍未下定论。
600多年后的今天,金紫玉的后人早已在洛阳开枝散叶,据不完全统计,其后人总数已7万有余,分布在全市34个村(社区)。未来,如果能确认山东平度、即墨一带的金氏族人为金紫玉之后,这个家族600多年的发展变迁史将变得更加完整、清晰。(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刘嘉仪 通讯员 杨巍鸽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