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引领发展,洛阳再次吹响新的号角。
以创新引领发展,洛阳再次吹响新的号角。
日前召开的全市科技大会暨产业创新发展推进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全省近期关于科技工作的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对全市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发展再部署再推动,动员全市上下持续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现代化洛阳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新时代新征程,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发展理念摆在新发展理念的首位,到省委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作为“十大战略”之首,无不昭示了创新分量之重。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以创新为根本动力的新一轮区域经济版图亦在加速重构,一个地方不创新必然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基于此,市委书记江凌在此次会议上重申:“各地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极端重要性,更加自觉主动地抓好科技创新,加快实现从要素驱动发展向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性转变。”
行胜于言,质胜于华。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坚持把“以创新引领发展”作为洛阳“十四五”主战略,突出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不断提升创新发展能力。3年间,全市新增各类创新平台1351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45家,去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较2021年增长72%,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连续5年全省第一……昂扬的数据,照见创新发展的显著成效。可以说,3年来,我市科技创新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转向系统提升,塑造了新格局,实现了大突破,迈上了新台阶!
纵向比,进步肉眼可见;横向比,我市科技创新能力与先行地区还有较大差距。如何继续走好创新路?会上,江凌着重提出“四个必须”,并把“必须把创新落到产业上”置于首位,彰显对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一以贯之。
毋庸赘言,产业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根基,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技术成果也只有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才能实现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跨越。走过70年的洛阳铜加工何以从困境中逆势崛起,2023年经济效益创历史新高?靠的正是每年研发投入4亿元左右的不懈攻关,以新产品实现营收三位数增长。深耕耐火材料的洛阳利尔,何以集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三大“国字号”招牌于一身?靠的正是数智化改造升级,上马全国首条高温材料全线DCS控制无人智能化生产线,在用工、能耗与效率、产能明显“两降两升”中实现转型升级。实践一再证明,当创新链深度融入产业链,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就能转化为企业、产业乃至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创新引领风潮涌,科技赋能产业兴。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同部署,聘请本土多位科研大咖组建市产业发展决策咨询委员会……综观此次会议相关安排,一个鲜明导向就是引导全市上下真正把创新落到产业上。具体到当下,我们要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大量孵化培育创新型小微企业,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重点扶持高成长性高新技术企业;要分类制订数智化改造方案,持续抓好工业企业数智化改造;要支持传统产业向风口转型、与风口关联,重点在有色金属、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三个领域上下功夫,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进入新赛道。
如果说能否抓好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洛阳建设的成败,那么能否把创新落到产业上,同样决定着洛阳重振辉煌的成色与进程。“抓发展必须抓产业,抓产业必须抓创新”这个理念,我们须坚定践行!(洛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