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厥土生民”展厅,形状各异的陶器占满了足有两面墙空间的巨大展柜,让人目不暇接。这些距今3800多年的器物,是夏代先民创造力的体现,更藏着他们日常生活的“烟火气”。
制陶技术高超,器物辐射范围广
考古研究发现,二里头先民已开始使用高岭土烧制陶器,比起普通陶土,其烧制温度要从八900摄氏度提高到1000摄氏度以上,据此推测,当时二里头先民已经掌握了高超的制陶技术。
近年,考古人员在二里头遗址北部发现了与陶器制作有关的遗迹和遗物。在一座较完整的陶窑内,残存的底部火塘部分清晰可辨,火塘呈马蹄状,内壁为完全烧结的青灰色,烧结处最厚达5厘米。在陶窑附近,考古人员还发现了较多红烧土和灰烧土块等废弃堆积,并发现多块尚未烧制的深腹罐泥坯残片。“这些均属二里头遗址首次发现。”赵海涛说,陶器是当时生产量、使用量最大的手工业制品,制陶业是都邑内重要的手工业门类。制陶遗存的发现,为探索二里头都城制陶作坊分布情况,以及制陶手工业的操作工艺和流程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随着文明发展向前推进,二里头文化的陶礼器也辐射到了更广的区域。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陶盉,和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几乎一模一样,专家认为其就是从中原地区传播而来。此外,在安徽、湖北等地的遗址中,也发现了二里头文化类型的陶礼器,如觚、爵、鬶、盉等。
“从时间上来看,二里头的主要陶器类型一直流传到二里冈、殷墟时期,形制基本是一脉相承的。”赵海涛说,二里头为后来的商周文明奠定了最主要、最直接的基础,并且和商周文明一起创立了华夏礼乐文明的基本特征。(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智慧 实习生 卢杨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