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汉服、逛古城……今年以来,随着新文旅产业“出圈”、来访游客不断攀升,洛邑古城成为我市新晋“网红打卡地”。景区周边通行压力也随之增大,拥堵问题日益显现,市民、游客对改善洛邑古城周边交通组织呼声很高。
穿汉服、逛古城……今年以来,随着新文旅产业“出圈”、来访游客不断攀升,洛邑古城成为我市新晋“网红打卡地”。景区周边通行压力也随之增大,拥堵问题日益显现,市民、游客对改善洛邑古城周边交通组织呼声很高。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改善措施,市直有关部门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计划采取路口微改造、增设停车场、优化出租车等车辆停靠秩序、开通定制公交等措施,有效提升洛邑古城周边通行效率。
洛邑古城周边交通现状如何?造成拥堵的症结在哪儿?我市将采取哪些措施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情况?本期《时政·深一度》将为您深入解读市委如何用系统思维畅通“网红”片区交通微循环。
【探访现场】交通优化改造迫在眉睫
“出租车队伍在景区入口排起百米长龙,影响过往车辆通行。”
“电动车与机动车、行人混道并行,存在隐患。”
“周边停车位紧张,不方便停车。”
…………
今年以来,按照市委“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理念,洛阳“汉服热”不断升温,洛邑古城推出了众多优质新文旅产品,成为多数游客来洛阳的“打卡地”。景区持续火热的同时,也带来大量游人涌入,周边拥堵的交通状况,引发广泛关注。
在景区建设中,交通是衡量服务质量、综合承载力的关键因素。如果交通拥堵、出行时间过长,消费者的旅游兴趣和激情也会因此大打折扣。如今,洛邑古城一期续建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建成后,随着更多游客的涌入,周边交通压力还将持续增大。
【剖析“拥堵”】三大原因共同制约
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师樊冬表示,根据前期走访调研和梳理发现,洛邑古城周边交通拥堵问题,究其原因,既有景区自身建设问题,又与区域路网、周边停车位有密切联系。
先从景区自身来看。据统计,洛邑古城高峰期最大人流量约2.5万人,但游客集散空间只有约4300平方米,仅为规范要求的1/3。当游客大量涌入时,由于集散空间不足,导致大量游人无法得到及时疏散,极易引发交通拥堵。
再从区域路网建设情况来看。洛邑古城位于九都路与新伊大街交叉口西北角,九都路上的南门是景区主要出入口。九都路、新伊大街均为城市主干道,承担居民跨区交通出行的重要责任。然而,九都路与新伊大街交叉口附近不仅有洛邑古城,还有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民俗博物馆、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景点,该片区已成为重要的出行目的地。当到达交通与过路交通相互叠加、相互干扰时,一系列拥堵问题更加凸显。
最后从停车场建设情况来看。目前,洛邑古城方圆1公里左右有8个停车场,共计3550个停车位。不过,梳理发现,得到有效利用的停车场仅有洛邑古城、南关公园、万朵酒店3个停车场,共计710个停车位。其余停车场由于未完全开放或距离远一些等种种原因,利用率均不高。
除了上述原因,洛邑古城周边区域受文物保护、步行街等影响,道路错综复杂,特别是“毛细血管”的支路难以发挥交通疏解功能,进一步加重了该区域的拥堵情况。
因此,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及早谋划启动洛邑古城周边交通秩序优化改造,迫在眉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