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红“秀才”账号被封的消息刷屏网络,几乎同时,“一笑倾城”的短视频也停止了更新,社交平台上中老年圈的两大“顶流”相继“退隐”,引发热议。
最近,网红“秀才”账号被封的消息刷屏网络,几乎同时,“一笑倾城”的短视频也停止了更新,社交平台上中老年圈的两大“顶流”相继“退隐”,引发热议。
“在‘秀才’这蹲我妈,在‘一笑倾城’那蹲我爸。”一句调侃,道出了这两位在当今中老年群体中的“地位”。抖音上,二人各自坐拥上千万个粉丝、作品获赞上亿个,今年七夕当天两人间的一场“连麦”直播,累计观看人次超2000万,双方粉丝纷纷掏出真金白银兑换虚拟货币,用“礼物”表支持、以“打赏”送情意,流量之大、吸金之强令人瞠目,被网友戏称为“中老年收割机”。
网红主播通过个人形象塑造、才艺展示吸引流量、积累粉丝,享用“粉丝经济”,这无可非议,但前提是,要明确正当获益与不良诱导的边界,不能无视公序良俗、更不能挑战法律法规。这次“秀才”被封,究其原因,有报道称,其涉嫌税收违法,还有报道指出,一北京62岁女性实名举报“秀才”以分红为诱饵,骗取她50余万元。当然,这些指控有待相关部门调查核实,但我们应该重视的是,互联网上已有越来越多人专盯着中老年群体“精准收割”。
中老年人“有闲有钱”,内心深处更有强烈的情感诉求,可与此同时,他们往往对网上的各类诱导信息控制力不强、分辨力较弱,容易“一时兴起”打赏、消费,甚至被欺骗。有大哥为“一笑倾城”打赏超千万元;72岁吉林老太坐火车到安徽千里追星“秀才”;更有“假靳东”用一张照片骗走多位阿姨钱财……在网红高浓度的情感冲击下,中老年人很容易“上头”,进而丧失辨识力和判断力,一看一刷将情感寄托转化为金钱投递,落入“情财陷阱”。
对此,我们应多做提醒,引导中老年人擦亮眼睛、守好钱包,用更多关心填补他们的情感空缺,同时,对以各类违规话术诱导人打赏、刷礼物的行为,更要加强监管、及时识别,畅通举报渠道,让那些不守底线、肆意驰骋的“中老年收割机”把火熄了!(洛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