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南方端午节盛行龙舟竞渡,相比北方,节日气氛更为浓郁。
上苑清銮路,高居重豫游。
前对芙蓉沼,傍临杜若洲。
地如玄扈望,波似洞庭秋。
列筵飞翠斝,分曹戏鹢舟。
湍高棹影没,岸近榜歌遒。
舞曲依鸾殿,箫声下凤楼。
忽闻天上乐,疑逐海查流。
——唐·李怀远《凝碧池侍宴看竞渡应制》
在唐代,南方端午节盛行龙舟竞渡,相比北方,节日气氛更为浓郁。
后来,端午节龙舟竞渡之风从南方刮到了洛阳。武则天执政时,在凝碧池举办过竞渡活动,李怀远这首《凝碧池侍宴看竞渡应制》,说的就是这场竞渡活动。
凝碧池在何处?它是隋唐洛阳城的重要湖泊,位于唐代的神都苑。《唐两京城坊考》说神都苑“最东者凝碧池”。凝碧池湖面甚宽,池上有凝碧亭,东西五里(2.5千米),南北三里(1.5千米),面积约3.75平方公里。正如李怀远诗中所说,这里“波似洞庭秋”,风景优美,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时期,皇家在重要节日的活动一般都在凝碧池举行。
这首诗里比较引人注意的一句是“分曹戏鹢(音同益)舟”。鹢,古书里说是一种像鹭的水鸟,画鹢鸟于船头象征着人们对征服水的企盼。还有一层隐含的意思,武则天作为女性统治者,竞渡活动自然不会用龙舟,因为龙象征男性统治者,可以认为“鹢舟”是“凤舟”的前身。
从诗中描绘的情景可以想见,端午节时,凝碧池上鹢舟竞渡,岸边鸾殿、凤楼中丝竹悦耳、舞姿婀娜,如天上仙境,一派盛世繁华景象。
端午节时,民间和官府也在洛河上举行竞渡活动。唐高宗时,都水监向朝廷上奏,请求派人到扬州修造端午节用的洛水竞渡船十艘,需用钱五千贯,请求迅速拨付。今年端午节,洛阳第五届端午龙舟大赛在洛河瀍壑朱樱段举行,您去看了吗?(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刘永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