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早年隐居鹿门山,曾游历东南各地。他比李白年长12岁,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孟浩然诗风清淡,长于写景,与王维齐名,两人是诗坛好友,世有“王孟”之称。
珠弹繁华子,金羁游侠人。
酒酣白日暮,走马入红尘。
——唐·孟浩然《同储十二洛阳道中作》
孟浩然,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早年隐居鹿门山,曾游历东南各地。他比李白年长12岁,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孟浩然诗风清淡,长于写景,与王维齐名,两人是诗坛好友,世有“王孟”之称。
在大家的印象中,孟浩然是一个山水田园派隐逸诗人。的确,孟浩然是一个隐士,就像闻一多先生所说,“孟浩然原来是为隐居而隐居,为着一个浪漫的理想,为着对古人的一个神圣的默契而隐居”。
事实果真如此吗?也不尽然,孟浩然的不少诗作中流露出对世俗生活的赞美和对红尘喧闹的向往。比如这首《同储十二洛阳道中作》。
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冬,孟浩然来到洛阳。在此期间,孟浩然与储光羲交往,诗题中的储十二就是指储光羲。
这一天,孟浩然与储光羲在洛阳街头把酒言欢,推杯换盏,直到日暮时分。酒酣耳热,诗人带着蒙眬醉态,骑马行走在洛阳街头,满目所见,不是衣着华丽的贵公子,就是好马配金鞍的游侠。
洛阳真是一个繁华的好地方啊。
孟浩然为什么在此时来洛阳呢?
原来,这年十一月唐玄宗移驾洛阳,准备第二年由洛阳出发去泰山封禅。田园诗人孟浩然也想走出山水田园,借由达官贵人的引荐而走入仕途,过上肥马轻裘的富贵生活。
可现实还是打脸了。这一次的洛阳之行并未如其所愿,山水田园诗人终归还是属于山水田园。这位令诗仙李白写诗盛赞“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诗坛巨擘,一生也未飞黄腾达。
所谓“文章憎命达”“诗穷而后工”,孟浩然文学成就斐然,似乎很好地印证了这句话。(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刘永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