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博物馆的这些字,您都认识吗?
zú
镞
安装在箭端挽弓远射的兵器
镞(zú)就是人们常说的箭头,是安装在箭端挽弓远射的兵器。《说文·金部》中提到:“镞,利也。”《尔雅·释器》也有解释:“镞,箭头也。”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军事在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内,一件件铜镞就是二里头都邑强大军事实力的见证。
二里头遗址发现了大量的镞。据不完全统计,除了480件骨镞、93件蚌镞、52件石镞、17件角镞,还发现了40多件铜镞。考古资料显示,在该遗址宫殿区西南角发现的二里头晚期的骨角器加工作坊中,就有骨镞的半成品。
二里头文化的铸铜技术已达到一定水平,其主要用来生产礼器和兵器,兵器主要为铜镞。二里头遗址发现的铜镞,大体可分为尖锥形、圆叶形、圆脊双翼形和棱脊双翼形四大类。
铜镞不仅在质地上较石头和骨头更坚硬,形制上也更先进。较大的两翼夹角,使得镞射入人体后伤口更大,镞底的倒刺使得镞不易被取出,伤害性更大。专家认为,这种新型武器的出现大大增强了二里头的战斗力和军事威慑力,保障了二里头的都邑地位。
kuí
夔
神话传说中一条腿的怪物
夔(kuí)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一条腿的怪物。《山海经·大荒经》记载:“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这段话的意思大致是,夔牛是古时的神兽,生于东海流波山,形状似牛,全身都是青色的,没有长角,只长了一只脚,每次出现都会有狂风暴雨。它身上还闪耀着光芒,似日光和月光,它的吼声和雷声一样震耳欲聋。后来,黄帝得到这种兽,用它的皮制成鼓并用雷兽的骨做槌,敲击鼓,鼓声响彻五百里之外,威慑天下。
西晋古籍载“夔一足”,商周时期,夔龙纹为主要纹饰。夔为乐官,龙为谏官,夔龙用以喻指辅弼臣。
西晋时期的夔龙玛瑙璧,1978年出土于偃师。该玛瑙璧直径9.7厘米,圆形,中有穿孔。玛瑙璧利用天然形成的褐色、白色雕刻成夔龙纹和象纹,格外精美别致。
yí
匜
先秦时期的礼器
匜(yí)是中国先秦时期的礼器之一,用于沃盥(wò guàn)之礼,为客人洗手所用。
匜出现在西周中后期,盛于东周,是一种洗漱器皿,相当于现代的瓢或舀水器。匜形椭长,前有流,后有鋬(pàn)(器物上用手提的部分),多有四足,有的有盖,有的体高,有的全身布满花纹,造型不一。《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有关于“奉匜沃盥”的记载,沃的意思是浇水,盥的意思是洗手洗脸,奉匜沃盥是中国古代在祭祀典礼之前的重要礼仪。
洛阳博物馆讲解员介绍,早期匜为青铜制,汉代以后出现匜金银器、匜漆器、匜玉器。环带纹铜匜1993年出土于洛阳东郊,现藏于洛阳博物馆。
guī
鬶
具有代表性的酒礼器
鬶(guī)是酒礼器的代表性器物之一。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里,陈列着大量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陶器。它们种类繁多,大体可分为酒器、食器、炊器、盛贮器、汲水器、食品加工器和杂器等,其中以酒器和食器的制作最为精致,它们往往被随葬于贵族墓中,成为显示身份与地位的礼器群的组成部分。
以该博物馆内一件白陶鬶为例,它颜色微微泛黄,器壁厚薄均匀,有三个肥大的足部,还有刻有纹饰的把手和流口,造型规整优雅。该博物馆讲解员介绍,烧出这种颜色要用到高岭土,烧制温度要从八九百摄氏度提高到一千摄氏度以上,因含铁量不同,所以才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可见当时二里头先民已经掌握了很高的制陶技术。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记载了“鬶”:“鬶,三足釜也,有柄、喙。”釜是没有足的圆底器物,柄是把手,喙是像鸟嘴一样可以往外倾倒的流口。由此可见,鬶是有三条腿的釜和柄、喙的器物。
在我国出土的原始陶器中,陶鬶是其中结构相对比较复杂的一种器物。专家认为,这种造型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先民在模仿自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在长期的造型经验积累中,不断加入足、柄、喙等新的元素,从而持续推陈出新,赋予它新的价值和功能。(洛报融媒·洛阳网首席记者 王若馨 记者 智慧 通讯员 赵腾宇)